郭举人说够了够了,“我本来也要回乡,帮卫兄跑腿只不过顺便,还蹭了你家许多喜气,已经赚了。” 姜蜜刚才在屋里,看砚台拿手指比划着写字,听公公喊她才慢慢走出来,她在檐下立住,就看见院里站了几个熟人:“冯掌柜,郭举人,还有这位……这位是?” “他也是府学出身,跟我一道应会试来,叫荣江。许久不见弟妹一切都好?” 姜蜜颔首,说好:“爹娘同客人进屋来吧,外头实在冷,咱们屋里说话。” 吴氏摆手,说她炖着汤,转身回灶上去了。卫父将人带进厅中,刚坐下,砚台就迈过门槛跟进来,他是因为娘被阿爷叫走没人陪着玩,跟出来找娘的。姜蜜摸摸他头让砚台奔他阿爷去,自己准备进灶屋泡几碗茶。 刚才站得远没注意,这会儿郭举人看出来了,问卫父家里是不是又传了喜事? “是啊,八九月间把出来的,翻过年你们考试那阵子老三又要当爹。” “卫兄是大福气人!当上京官不说,家中如此和美,着实令人艳羡。” 来做客的几人将卫成夸了一圈,夸得差不多姜蜜就端着茶盘进来了:“爹喝茶,三位客人喝茶。” “多谢弟妹。” 姜蜜挪了个坐墩过来,坐下,说:“不就是泡了个茶,谢什么?对了你们几时到的京城?寻到落脚处了吗?” “劳弟妹挂念,我俩赁了个院子,已安置下来,又请了婆子帮忙做饭洗衣。” “那就好,老家那边有托你捎信的吗?” 姜蜜当初是跟着男人应会试走的,走了就没回去过,和老家断联系很久了,所以见到郭举人便问了一句。其实她心里知道,郭举人这个时间上京,又没主动提到捎信的事,估摸是没有。她还是抱着一丁点希望问了问。 结果就跟预想的一样,果然没有。 “出发之前我就顾着收拾行囊,真忘了这茬,当时该去问问。想想看上届是过完年才走的,他们说不准以为我这次也要年后动身,没着急跟我提这个事。” 心里肯定有点失落,面上看不出,姜蜜还是和颜悦色的:“你这么说我就无地自容了,你上京本就是应考来,又不是特地给我们送信来。也是出来时间长了,心里多少有些惦记,才莽撞一问。” “弟妹的心情我懂,我太懂了。别说你们出来许多年,就上一届我赴京应考,前后才几个月,后来回到家我爹娘都红了眼眶,让我差点不好意思说自己落榜。这回提前动身就是想沾沾卫兄的光,他是中了二榜进士的,又在翰林院两年多,听他传授些经验没准这届能有点盼头。” 人家捧她相公,姜蜜听着就很舒坦,又劝他们喝茶,跟着听郭举人说了说宿州这两年的趣事,就听见有叩门声。 卫父立刻就要站起来,姜蜜抢先说:“爹您坐着,我去吧。” 她小心跨过门槛,从檐下走出去,穿过院子到大门口,抽了门闩将房门拉开,一看果然是卫成回来了。他手上拿了个纸包,看见门内站着姜蜜就递过来。 姜蜜顺手接了,接的时候同他指尖相触,感觉冰冷。 “你就这么一路拿回来的?冻坏了吧?快进来,我给你泡碗热茶暖和一下。” 卫成跟着跨进院子,看媳妇儿重新把门闩上,说:“我回来路上闻着香味儿,一看是卖栗子糕的,就问卖家这个怀着孩子能吃不?他说能,我就买了几块。” 姜蜜推他一下:“别说了,快进屋看看,咱家来客都等你好一会儿了。” 卫成正想问谁啊?就看见跟出来的郭举人他们。 “是郭兄?还有荣兄?” “我一路都在想卫兄在京城二三载别把我们忘了……” “旧时同窗如何能忘?进屋说话吧,干站着怪冷。”卫成往厅里去,姜蜜去给他泡茶,端进去时几个男人已经聊开了。郭举人说他们来认认门,打个招呼,等卫成放旬假有空再聚,看样子竟准备走。姜蜜赶紧把人留下,说灶上已经在加菜了,客人上门哪能不招待一二? “这、我们来得突然,还留下用饭多麻烦老婶儿。” “难得家里这么热闹,娘高兴呢,我刚看她已经张罗开了,再有一会儿饭菜就能上桌。” 郭举人扭头去看荣江,又和带路的冯掌柜对了个眼神,才坐回去。姜蜜把话说到也准备进灶屋去帮帮忙,反正他们读书人聊那些,不读书的听着也无聊。出去之前她想起来冲砚台招手,喊他过来。这会儿砚台正在犹豫要不要催爹开课,听他娘喊,就小跑过去。 “娘喊我?” “你爹有事,这会儿没空教读书,砚台你是在屋里玩着还是跟娘过来?” 像这样的二选一,结果还用说? 一大一小相继跨过门槛往灶屋去了,吴氏看他们来还问说又来拿啥?“怕娘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