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帝师

第152节


    他们不会允许盐枭来和自己争利,也不会露出把柄让别人抓到,否则等待顶替他们位置的人多之又多。

    而这一部分人每年会接受一次朝廷的巡查,其盐的质量好坏,纳税多少,盐价高低都会纳入巡查之列。若是巡查不过关,有可能就会被剥夺盐商资格,然后再外招其他人填补。

    而盐价呢以后不再会由盐商制定,而是由朝廷衙门制定。衙门制定以后就会公告出来,如果盐商专营户抬高盐价销售百姓用权力去衙门状告,一旦查证属实将立刻剥夺其专商资格。

    江夏把自己的盐政改革方案说出来以后,杨廷和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杨廷和才开口说道:“江夏,你这是想要把天给捅破啊。”

    的确,江夏这套盐政改革方法的确算得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简单、实用、并且易于监管和操作。

    毕竟管理少部分人其困难比管理大部分人要轻松很多。但是要想完全实现江夏的想法,那么首先就得废除掉原本的都转盐运司、盐课提举司。

    如此一个动作仅仅是在两淮之地推行就已经很难了,万一两淮之地有了效果要向全国推行,那恐怕将要面对的就不是一两方势力的反弹,而是牵扯环绕,不知道多少人的反弹。

    江夏嘴角含着笑意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突然明白过来,他摇了摇头道:“你小子居然是把主意打在了老夫身上。也罢,老夫一把老骨头了也不怕折腾,若是能为大明百姓谋福祉,稳固大明江山社稷,老夫纵身百死又有何妨。”

    见杨廷和赞同自己的想法,江夏心里倒是觉得这杨廷和果然如同历史上所记载那样,是个有魄力之人。江夏提出的这套盐改方案,虽说原创者是他江夏,但是最后推行的肯定是眼前这位未来的内阁首辅。

    接着聊了一会儿,说了一下盐税改革的细节,杨廷和的妻子敲了敲门进屋,询问是否可以开饭了。

    杨廷和用目光询问过朱厚照,朱厚照点头以后杨妻开始上菜。

    饭菜上齐,江夏还大大咧咧和朱厚照坐在一起,而杨廷和却和杨妻站在一旁,等到朱厚照恩准以后两人才坐到桌旁来。

    第233章 江夏,今晚从了我吧

    京师的皇宫是以南京皇宫为蓝图修筑的,足以想象南京的留都大概是什么样子,相信不会比京师的皇宫差到哪儿去。

    朱厚照暂时就先住进了南京皇宫之中,等待着江夏的好消息。不过江夏猜测朱厚照在皇宫里住的时候肯定不多,因为他刚刚才帮朱厚照赎了李凤出来,并且给她租了一套别院暂时安置。

    相信这段时间里朱厚照应该是会在李凤那里渡过,所谓的住进皇宫不过是为了让杨廷和安心而已。

    江夏这边则拿了朱厚照亲笔书写的圣旨去了扬州。在朱厚照的圣旨当中,江夏被封做了巡盐御史。

    这巡盐御史是一个临时性官职,一般来说凡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出巡盐务时即称为巡盐御史。像江夏这种御封的巡盐御史,等于就是钦差大臣。

    跟随江夏一起的还有鬼三针,反正他稍后决定跟着江夏一起去京师,所以这一次就先跟着江夏一起去扬州见识一下。

    钦差抵达,江夏先依着规矩知会了南京应天府,应天府这边提前会通知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毕竟对于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来说,江夏这巡盐御史属于巡查上官,而他们属于地方官。

    京官见地方官,无故大三级,何况江夏还是手握圣旨的钦差。

    扬州府城门口,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同知马大石、两淮盐课提举司提举晏俊带着都转运使使司以及盐课提举司大小一共三十几名官员在这里等待着。

    两淮盐政和云南盐政不同。云南盐政、地方与盐务多有挂钩,但是两淮盐政却不一样。他们各有隶属,独立性非常强。地方官府根本不可能伸手到两淮盐政里面来。

    所以前来迎接的人只有都转运盐使司以及盐课提举司,类似于扬州府府尹这些地方官员并没有来。毕竟巡盐御史巡的是盐政,与他们无关。

    不过除此以外比较奇怪的是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竟然也没有来,按理说他才是两淮盐政的主导之人,迎接巡盐御史他应该亲自出马才对。

    不过他不来也有道理,毕竟他是从三品的大员,而江夏身上职务虽多,但是满打满算也不过才正五品而已。

    从上午等到正午,终于他们远远地看见了两个两人抬的竹子上面坐着两个人正缓缓朝着城门这边走来。

    右边的那人躺在竹椅上闭目眼神没什么特别,而左边那人却是身穿官服歪着身子仰躺在椅子上,右手举着一个旗子,上面写着“我是钦差江夏。”

    江夏那一身官服是杨廷和帮他弄来的,正五品的青袍白鹇补子服。不过他那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大明帝师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