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靖明

第525节


穷苦老百姓确实还买不起,自己也能养养鸡,养养猪,你们的主顾尽是官府,尽是富户!你不敢恶了他们,却不清楚朕让你去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吗?普通百姓吃不起,这没办法。但他们的孩子只要有上进心,进了学校,朕要让他们吃得起,长得好!”

    “……臣有罪。”

    “是不是送学校的大多以次充好,你自己去自查!”朱厚熜顿了顿之后寒声道,“别想着仍旧敷衍了事,你自查之余,朕自然也会安排暗访。”

    张玮战战兢兢地走了,朱厚熜心头烦闷。

    过了一会,还是先叫来了睿王。

    朱载堚不知是何事,朱厚熜则直接说道:“既已有显微镜,看得见细菌了,有一件事可以去琢磨一二。”

    “请陛下示下。”

    朱厚熜也是因为这件事撞到了面前才想起来,而且也只是模糊的方向:“许多入口食物,都是含菌的。有些细菌致病致命,有些却有益。你和医养院那边太医院的御医们一起研究一下,朕想着既然水煮沸之后就安全多了,想必道理就是这个。把这灭菌之法钻研一下,如何使之不再致病而又不失营养,应当有个法子。”

    他只知道有个所谓巴氏灭菌法,好像应该挺简单的,就是煮一煮,但并不知道明确做法。

    但既然已经有了可用的显微镜,其中一个用途可以去开发一下了。

    朱载堚领了命离开,朱厚熜的注意力才回到主要的问题上。

    现如今,官商乱象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用新政策和潜规则、人脉圈牟利。

    人性在那里,这些事自然不可能断绝。

    但那只能说,就是律法还不够严谨、案例还不够让大部分人警醒。

    只是对“商”稍微松了绑,问题就这么多,无怪历朝历代的皇帝和文臣都对过于逐利的商人有成见。

    想要融合、接纳他们进去到核心的圈子,现在首先就是他们自己不争气。

    因为权力与他们无关,只有财富是他们的命根,所以不管不顾地敛财吗?

    问题是现在其中的佼佼者,背后无不都是官员的影子。

    得利最大的是官员,商人们大多会成为背锅侠。

    “一丘之貉……”朱厚熜低声念叨着,“所谓德才兼备的外衣,也该扒掉一些了。”

    扒掉了过去“知书达礼”的外衣,他们才需要一件新外衣。

    这个问题,朱厚熜随后抛到了大国策会议之前的“筹备会议”上。

    说穿了就是确定最核心的国务殿九臣的提前划蛋糕会议。

    朱厚熜让御书房首席朱纨先念了很多个新近查出来的案例,桂萼看着四十七的朱纨在那板着脸念案例,想起当时初见他问他平生之志。

    朱纨说:江南勋戚官绅之多,里役杂泛尽归艰难求活之民。天灾人祸,时有流离。弟无大才,唯愿尽心竭力,守土安民。

    现在,已经接近退休的桂萼仍旧脾气差,当时朱纨问他“不似前辈们所言和光同尘之辈,可是因此屡次触犯上官”。

    如今朱纨念出的内容,是在御前和众参策之前,把地方上“和光同尘”的利益链扒得清清楚楚。

    桂萼的脾气很差,所以他的人缘也极差。

    能成为国务大臣,桂萼认为这是皇帝对于他“不和光同尘”的赞赏。

    他看向了皇帝,心里琢磨着皇帝安排这一出的用意。

    在国策殿里静悄悄之后,朱厚熜开了口:“蒲津新桥勘验出来的建造质量没问题,是蒲州诸厂排入黄河的污水锈蚀所致。朕得到的密报,则不是这样。说诸铁厂钢铁已滞销,大明农家铁农具,仍旧还有三成人家买不起。农家只能卖些地里产的东西换些银钱,但每逢秋后,就是诸多粮船自海外归来,粮价跌了先买进来,哪里遭灾了就卖到哪里去。”

    皇帝扫视着群臣,淡淡地说道:“姻亲,族人,同乡,有了出身不做官的门生。工商部在册的大明诸企业、公司、行店,背后真正的东家都是谁?蛛丝马迹都在,如今大察刚刚开始没多久,有多少老成持重的臣子上疏,劝朕不可大动干戈,以免人心惶惶?”

    “陛下。”张璧开了口,“诸办采买,官府和诸多企业、公司、行店,交道自是更多于从前。利字当前,地方上有些官员德行不修,确有不赦之罪,该当严惩。然这些年财税大增,国库渐殷,也有工商大兴的缘故。若是这大察让官商皆惧,恐怕不美。办了一批以儆效尤,臣以为也就够了。”

  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靖明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