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牛之事,然自有分寸。” 李然其实十分清楚,当初之所以在郑邑要放了竖牛一条生路,一方面是因为看在祭先的面上,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竖牛在当时并不能死。 当时就是为了放长线,才得以确信了鲁国季氏与郑国丰氏之间的勾当。 而如今的情况却早已不同了,所以接下来的事,更无需再考虑其他。 子产听罢,这才稍稍是放心下来,面露些许宽慰之色。 “对了,宋国来人了么?” 李然忽的如是问道。 此番申地之会,鲁国已经确定不来,那么还有与庆封有着密切联系的,便只剩下宋国。 “宋国?似乎还没消息。” 子产摇了摇头,也不太肯定。 听罢,李然又陷入了思索之中。 庆封,作为撬开竖牛,鲁国季氏、宋国华氏乃至郑国丰氏背后势力的关键突破口,鲁国季氏的缺席,也足以说明他们的确是心里有鬼的。 而宋国如果也不来的话,那便说明之前他的猜测完全是正确的。 可一旦如此,显而易见的,鲁侯的境地就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当然,这些个烦心事,李然却并未告知子产,毕竟这些都是鲁国的事情,跟子产倒也没什么直接联系。 …… 翌日,李然便又得到了消息,宋国已经确定派人前来参加盟会了。 而且,此次前来的还是三个宋国的大人物,分别是太子佐,向戌和华费遂。 宋太子佐,子姓,宋太子,名佐,乃当今宋君(宋平公)之子。 宋国在春秋历史当中可能并不出彩,可能许多人都对这个国家只限于听说过。即便是有所了解,大概也只限于那一场泓水之战。能够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也只有宋襄公的满口仁义道德,以及徒有虚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但其实呢?宋国在这一时代相对还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先后两次“弭兵之盟”,说起来倒还是宋国一手促成的。 作为晋楚之间的媒介,为整个中原地区是争取到了几十年的和平。 而眼前的这个太子佐,也就是后来的宋元公,其实也是很值得一提的。 话说当时宋国的重要官职,一如中原诸国,也都是由世卿所担任。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君卿之间的冲突也是日益激化。即便大家明面上也都是亲戚,可是这种原本就已经十分淡薄的亲情,在面对如此境地,能起到的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华向之乱”。 而所谓的“华向之乱”,简单来说,就是宋元公与华、向二族所展开的一系列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 最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居然是以宋元公,也就是现在的这位公子佐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乃是宋元公虽然身为国君,却居然与身为臣子的华亥,向宁,华定三人互换质子,君臣盟誓互不攻伐。 如果说,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国与国之见互换质子还算得是稀松平常的事。 可君臣之间互相质子之事,你敢信? 就这种剧本,连后时代的编剧也不敢这么写,可人家宋元公便是靠着这一骚操作,最终竟是软磨硬泡,忍辱负重,硬是把自己的孩子都给救了出来。 并且,最后还翻脸不认人,直接反杀了华、向两家的质子。并将华亥,华定等人是给赶出了宋国。(方便大家理解,此二人称华a) 而也就是这件事,让太子佐(宋元公)是背负了背弃盟誓的骂名。 但与此同时,更值得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