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针对某些难以决断的案件,做出更为公正的判断。 终于,在邓析的这些刑民并举的措施之下,这些流民也立刻是被安定了下来。 流民的事情处置妥当,李然便是迫不及待的召集孙武和叶戌前来商讨,该如何面对郑国的乱局。 正如孙武之前所说,无论如何,也要先解一解子产大夫所面临的困局。 孙武当即说道: “先生,如今各国内乱骤起,根本无暇顾及郑国这边,即便是晋国,自己尚且都难以自保,就更不可能前来干预郑国之事了。所以,眼下只能是由我们自己了!” 李然沉吟片刻。 “这段时日我不问世事,心乱如麻。长卿,你有何想法?” 孙武回答道: “先生,武以为,眼下可以以叶邑为根基,由武来发布讨郑檄文,动员流民和百姓入伍,并以清君侧、平定郑国内乱的名义,发兵郑国,要求郑伯彻底平反祭氏,安定朝局,并且要求其交出其祸首竖牛!” 李然点了点头,觉得孙武言之有理。 “长卿,这是你所擅长的,那便由你来全权处理此事!” 孙武拱手道: “先生,武不告而为,实属罪过,之前武便一直在着手此事。流民初来之际,武便已经拉拢起来一支两千的队伍,之后流民安定,又先后是聚起了两千人,加上本来镇守叶邑的部曲,待发了檄文,就此拉起万余人的义军当并非难事!” 李然闻言,不禁是玩笑道: “长卿倒是未卜先知,料事如神呐?!如此做的极好,又哪里算得上是什么罪过?只是这万余人……” 一万多人马,自然是不能全部派出的,还需得有些防备留守的力量。 孙武显然知道李然所担忧的,于是立马又是抱拳说道: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武这段时间自当擅加操练,令其皆能以一当十。更何况,郑国如今正值纷乱之际,届时定然还有不少人会投奔我们!” 孙武的意思是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郑国本来就军心不稳,到时候必然还会有不少降卒前来投诚。 所以对于孙武这边来说,他根本就不担心征讨郑国的胜败。在他看来,只要他们挥舞的大旗足够正义,便足够令郑国百姓们信服,那他们就是无敌之师! 李然闻言,不禁是点了点头,甚是赞许的回道: “嗯,长卿此言甚是有理。长卿的这一番‘庙算’,可谓是精辟。” “不过……现还有一事,却是令武极为烦恼。武左思右想,亦是束手无策。只因这新兵虽是易得,却没有足够的铜石可供冶炼兵器。换言之,战备所需一应兵器却还是远远不够啊!” 李然眉头一皱,知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叶邑附近没有铜矿,且铜器也不多。而且其他地方的铜石开采一般都掌握在其他各个大国的手中。可以说,铜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确实是不好获取。 而两军交战,若是有一方甲胄不全,兵械奇缺,那必然是要吃大亏的。 这事如此棘手,也难怪孙武会为此而发愁。 而李然亦是一筹莫展,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来。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下人来禀,说是钟离有人前来报丧。 听到“报丧”二字,李然心中一沉!也已然是大概猜出了何事,便当即是召见来者。 很快,一名貌约刚刚弱冠的年轻人便是被领了进来。只见此人颇有一股子的沉稳之气,眉目间有些许的豪气,只见他穿着一身素衣,此刻跪拜在地,说道: “奉家父之命,特来叶邑报丧。我主楚王熊围已薨于乾溪!” 对于这个结局,李然其实早有预料。但此刻听到,却还是浑身不由的一怔。 回想起和楚王熊围相处的一幕幕,不禁令他是唏嘘不已。 待过得半晌,这才是缓过神来,并是起身上前将此人扶起: 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