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口音,也会忍不住的去看。而在此时,这样的情况就更加常见,两个素未谋面的楚人,可能在齐国的一个城池内相遇,听到熟悉的楚语,愣一下,随即开心的相拥在一起。 赵括问起百姓们的生活,楚人摇着头,长叹了一声,随即说道:“税赋是减免了不少...只是,这日子过的胆颤心惊...”,赵括其实挺能理解这些人的,秦国的重法,颇有些草芥人命的感觉,责罚太过严重,动不动砍头,动不动连坐,哪怕赵括和韩非这些年来不断的减免一些骇人听闻的律法,可是本质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的改观。 秦国的律法,有利有弊,而最大的弊端,似乎就是造成人心的背离,重刑主义使恐惧贯穿整个秦朝,从贵族到庶民,从官吏到走卒,如影随行,随时随地。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剑悬挂在众人的头上,不,不是悬挂,是直接放在脖颈上,稍微一动就要被宰掉,这让赵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先前与韩非商谈,消除重刑主义是正确的。 当赵括终于来到了会稽的时候,赵康对此并不知情。赵括也不想让他知道,他想要亲自看看儿子的成果,赵康在会稽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没有跟其他郡县那样弄一些小工程,或者是修道路什么的,就是让百姓自己休息,这样的政策倒是让会稽的发展超过了其他的郡县,而宽松的氛围却最容易滋养罪恶。 这里的吏治有些不对劲,他们似乎明确的分成了两个派系,赵括甚至看到两个地区的亭长愤怒的争吵,官吏们互相敌视,赵括不动声色的询问了当地的百姓,最后明白了实际情况,在郡内,官吏分为了楚派和庙堂派两个势力,简单来说,就是从外地来的官吏和原本的官吏,他们不敢在明面上争斗,只能在暗地里互相下绊子。 赵括不太明白,为什么在其他地方没有出现的情况,却出现在了这里,再经过询问,他终于明白,造就这一切的就是他的孙子扶苏,扶苏为人刚正,他为了整顿当地的吏治,拉拢了来自秦地的官吏,这些官吏大多都是接受过律法精神的熏陶,不会轻易做出违法的事情,扶苏就用他们的力量来对付本土派里那些腐败恶劣的官吏。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赵康也没有随意的处置任何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冒然的帮着秦派对付本土派,可能会毁掉这里的向心力,若是他帮助本土派对付秦派,那问题就更大了。故而,赵康就是待在绝对公正的位置上,谁找到了对方的证据,他就处置谁。 赵括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必要的争斗可以促进竞争,可是要是弄得你死我活,那就是大秦完蛋的节奏了...赵括对赵康的处置方式,显然是非常不满意的。他直接让戈驾车,将自己送到了太守府。来到了太守府,赵括走下马车,就往府里闯,守门的几个士卒想要拦着他,赵括却毫不客气的叫道:“让康出来见我!” 听到这老头的狂妄言语,那几个士卒都有些懵了,他们思索了许久,方才想起了康是谁,他们面色大变,正想要训斥,却又想起了皇帝的新政,拄着拐杖的年迈老人,可以不拜见官吏,犯罪了可以从轻发落,官吏必须要尊敬这些老人,要像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尊敬,这是为了让天下恢复从前尊老爱幼的传统。 故而,士卒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们狐疑的看着面前的老头,这老头气质实在有些吓人,难道是从咸阳来的?想了片刻,还是有人进去禀告了赵康,赵康这段时日里,本来就因为扶苏的事情弄得一肚子火,听到门外有人直呼自己的名,还要自己滚出去,赵康愤怒的笑了起来。 “好,我倒要看看,谁这么大的口气!!”,赵康跳起来,不顾官吏的阻拦,愤怒冲出了屋外。 刚刚冲出了屋外,赵康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气呼呼的老爷子,那一刻,赵康身上那如猛虎般的气势顿时就没了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