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学放了年假,翠微这边,沈翠也不拘着学生们了,让他们若想回家过年的便直接回。 卫恕和卫奚去年为了下场就没回家过年,今年如何都得回家一趟了。 梅若初也是出来游学后一直没回弘乐,该亲自去给待他如亲子的老山长拜个年了。 于是年关将近时,书院里便只剩下崔斐和穆二胖了。 崔家是大家族,逢年过节也有不少事儿,到了腊月二十五,崔斐便也被召回家去了。 尽管日常热闹的书院里此时显得格外冷清,但穆二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等过完了年,开春就是他回县城考县试的时候了。 第一百三十章 去年老山长整理过各地的县试卷子,都用寄信的方式送到了翠微。 书院里其他人都全部写了一遍,但当时穆二胖五经还没学完,虽能确保学过的都会写,写出来的都对。 但劳不语怕揠苗助长,就只给他做了一部分,其余还有好些没做。如今正好拿出来当模拟考卷用。 沈翠也在书院里找了间耳房用作【模拟号房】。 穆二胖想象力没有卫恕高,【模拟号房】效用发挥的一般,不会让他生出真以为下场的错乱感,但也会让他的专注值拉满。 就也是为了让他这未下过场的,提前适应一下那种高压环境,锻炼一下心理承受能力。 他一天写一份卷子,写完当天由劳不语评奖,而后第二天一早再接着模拟考。 一个年还未过完,老山长整理的那些县试卷子就都让他写完了。 这样的模拟了好几次考试,穆二胖的卷子放到一处,长短处就都表现的很明显了。 劳不语十分欣慰,那么些个帖经、墨义题,他都没有做错,显然过去这三年,已将四书五经背诵得烂熟于胸。 而卷子上的经义题——也就是以经书文句为题,考生另外写文章,用自己的话来阐明其中义理,用沈翠的认知来解释,就是类似阅读理解的题目,穆二胖也写的头头是道。 这方面的功劳也不是劳不语一个人的,因为这种考个人理解的东西,各家自有所长,说是百家争鸣也不为过。 穆二胖的进度虽然不如书院里其他人,但是其他少年人讨论的时候愿意带着他,分享给他——他们的眼界在进入府学之后,可非昔日可比,越发开阔了。 尤其梅若初这小老师,有一些对现在的穆二胖来说比较艰深的东西,梅若初都是十分耐心地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所以穆二胖的经义写的格外好,颇有采各家之所长的风范。 但穆二胖到底开蒙晚了些,过去的几年一直在学四书五经,短处就是他并不擅长作诗赋。 写诗这种东西怎么说呢,规矩是读书人都懂的,要对仗工整,不得失粘出韵,限用韵书上的官韵,用仄起格,诗文中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不庄不吉,更需要引经据典,擅用典故。 但并不是说知道诗文的格式,就能写出好诗来了。 有的人有天赋,如梅若初那样,七岁就能写诗,信手拈来,佳句天成,根本不用推敲,便能让人拍案叫绝。 有的人这上头天赋平平,如卫恕卫奚,写诗上头都不如梅若初,那么就经过时间积累,多读书多思考,像后世写应试作文那样,平时积累的够多,在考试中也能发挥的不错。 穆二胖在写诗上并没有惊才绝艳的天赋,积累的时间也不多,韵书虽背的滚瓜乱熟,也能做到引经据典和用典,但整体诗文就是有些干巴巴的,不够好。 当然这个‘不够好’,是对比他的帖经墨义和经义水平而言,真论十三岁的年纪,才读了三年书,能写成这样也已经不容易。 劳不语还是觉得以穆二胖现在的总体水平考过县试并不难,但既知道了他的短处,也不能得过且过——试帖诗也是后头一系列科考的考试内容,县试考五言六韵,乡试、会试考五言八韵,会越来越难。 那会儿梅若初和卫恕、卫奚都先后从外地回来了。 他们腊月二十才走,正月初八前就都赶回来了,而府学也是到过完上元节才开学,他们显然是都挂心着穆二胖要下场县试这件事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