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帝看着其中瞧着年纪最小的那个贡士,莫名觉得有些眼熟。 他日理万机的,一下子有些想不起来,瞧过一阵后便接着批阅奏章。 后头批阅到穆云川呈送上来的,汇报他灾情的折子,熙和帝恍然想起这小贡士像谁了。 想起来了,他再回想前后看过的贡士名单,又记起那几个贡士里头确实有个姓穆的。 那就是穆云川的弟弟了? 这么想着,熙和帝又抬眼看向穆二胖,正好看到他搁笔。 他赞赏地想到还别说,这小贡士文质彬彬的模样……然后他就看到穆二胖眉头一皱,开始搔额头了。 这怎么说呢?反正他跟穆云川接触不少,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这么生动灵活的神情。 也难怪他前头一时间没把他们兄弟二人联系起来,平心而论,他们二人的五官确实有四五分相似,但穆云川尽管也面上带笑,给人的感觉却是冷峻,眼前的小贡士虽然故作严肃,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温润。 兄弟二人一冷一热,气质上迥然不同。 熙和帝兀自神游天外,突然听到一声轻咳。 这轻咳是殿内同样帮着主持会试的王尚书发出的。 这是在给他提醒呢,别一个劲儿盯着同一个人瞧,万一把人盯的发挥失常了,不还是朝廷的损失吗? 熙和帝同样轻咳一声,若无其事地收回了目光,接着干自己的事儿。 而穆二胖这边,他思考了一阵后,还是没敢从赋税方面大展拳脚,只略为提了一提在朝廷财政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减轻一下民赋。 写完这个,他又结合范蠡的经济思想,接着写道‘劝农桑,务积谷’。 等这一块写完,便该写教育了。 教化百姓的重要性从《论语》中便能引申出很多来。 而他重点写的,是秉承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如何从无到有建设教书育人的书院。 办好一间书院,看着不过是一件小事,教化几十、或者上百名学生。 但《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见有些东西自来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块儿他写的可就顺手了,到底是翠微书院的少东家,他娘下头的二把手,帮着分担过不少书院事务呢。 因为写的太入神,他甚至连宫中提供的简单饭食都没吃,也没发觉午饭过后,熙和帝就离开了保和殿,就一鼓作气地在稿纸上写完所有心中所想。 最后他数了数字数,发现超标了——前头关于农桑的,他写了一千字左右。 而后头关于教育的,他则已经写了将近三千字了。 这就需要再删改和梳理了,穆二胖又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最终卡着正好二千字的标准,在试卷上誊写上了自己的策论。 等他誊写完毕,又再次检查过后,时间便已经到了下午。 穆二胖余光一扫,发现同排和第二排的位置上已经少了许多人。 当然梅若初和沈傲霜、卫奚他们也还是在的,但他们同样是早就停了笔,显然是在等他。 穆二胖便也不再停留,举手示意表示自己交卷。 梅若初他们也是这般,四人交了卷之后,方可从位置上站起身。 一站起来,穆二胖才发现原不是第一二排如此,其他位置上空着的也不在少数。 果然还是他写的太尽兴了,一篇策论写出了两篇的长度,删改又花费了不少时间。 卫恕和崔斐是早就写完了,跟着宫人出了宫,等在外头了。 见到他们四人出来,他们迎上前,询问道:“写的不顺利吗?怎么这样久?”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