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自宣读汉文捷书;胤礽穿着皇太子隆重的礼服,替康熙宣读满文捷书。 回朝的宗室大将突然发现,前来迎接的人中少了许多宗王的面孔,顿时心乱如麻。 且不说宗室大将们回到京城之后,赶紧四处找人询问京中发生的大事。此次平定三藩,汉将赵良栋居功首位,但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弹劾。 康熙看着弹劾的折子叹气,哪里不知道赵良栋惹了太多人的红眼。 康熙现在批改重要奏折时,都将胤礽抱在怀里,询问胤礽的看法:“朕想让他解除职位,稍稍低调一些,保成以为如何?” 胤礽道:“阿玛,赵良栋并非满人、并非汉人,而是大清人。” 康熙没回过神:“哦?” 胤礽解释道:“赵良栋是大清入关之后才应征入伍。所以他是这些有功劳的将领中难得一见的纯粹的大清将领。” 康熙细思了一下胤礽的话,拍着胤礽的脑袋哈哈大笑道:“对,他是大清的将领。朕不但不能打压他的功劳,还要重重地提拔他!” 胤礽道:“不过他脾气耿直,太显眼的确也不好。阿玛不是要建新学校吗?让他先去学校授课,慢慢习惯京城和朝堂的大小诸事,再重用他也不迟。不过阿玛最好找个人和他说说苦心,不然他肯定会很委屈。” 胤礽做了一个哭唧唧的表情。 康熙道:“怎么听你的意思,他似乎有些傻乎乎的?你怎么知道他会委屈?” 胤礽道:“他不委屈,阿玛认为他委屈,他不是对阿玛更忠心吗?” 康熙点头:“对。那让你舅舅去。” 胤礽无奈:“我舅舅还在侍疾呢。他肯定不想出门。舅舅上次悄悄和我说,如果阿玛又想让他做事,如果不是很重要,就让我帮他推了。” 康熙道:“当个说客,又不是多难的事,让他去。我看他天天在家里闲着,应该多找点事干。” 康熙才不会体恤可怜的臣子,特别是那个闷葫芦小舅子。 看到常泰破功对他咬牙切齿,康熙才开心。 同在京中,康熙还每隔几日就和常泰写信,说些乱七八糟不着边际的话,把常泰当成了笔友。 常泰只能一边为父亲侍疾,一边绞尽脑汁给康熙回信。 说多错多,常泰遵循他阿玛和太子外甥的话,本打算走沉默寡言路线,免得被康熙抓到错处。 可康熙是个话痨,他不给常泰机会,逼得常泰说话。 胤礽每每看到康熙在信中“调戏”常泰,就不由为舅舅叹气。 可怜的舅舅,被阿玛当做知心好友,真是太为难你了。 希望舅舅在远征噶尔丹的时候能立下大功,之后就驻守边疆别进京了吧,这样就不会阿玛欺负。 于是可怜的常泰舅舅又被康熙使唤了。 他找到赵良栋,和赵良栋喝了一回酒。 赵良栋把自己关在屋里闷了许久,出来时就写折子自己请罪,说虽然是没等到救援才放弃建昌出走,但毕竟丢失了建昌,所以请求皇上责罚。 丢失建昌本不是什么大事。 打仗过程中,城池你争我夺,今日沦陷明日抢回来很正常。何况赵良栋确实是因为救援的朱衣客等将领吃了败仗之后,不敢再前进,没有去救援才寡不敌众。 但赵良栋只是一个汉将,这次立的功劳太大,满洲将领们都不喜欢他。 所以丢失建昌的罪魁祸首们怕被惩罚,其他满洲将领又排挤赵良栋,赵良栋明明没犯什么错误,之后更是立了最大的功劳,他们却要串通起来,定赵良栋死罪了。 哪知道赵良栋主动承担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