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宫女。否则,皇后娘娘一道旨意,又怎么来得及?” 王鏊和谢迁下意识的相视一眼,“殿下竟思虑到了?” 这便不简单了,不只是聪明,更是一种仁厚。一个太子,竟然愿意为了宫女花心思,这还不够仁吗? “是了。” 管家的确认这让王鏊忍不住起兴击掌,“当年北宋仁宗忍渴而归,流为一时美谈。今我大明可出两世仁宗,必甚于赵宋!” 这话不读书是听不懂的,但谢迁是谁?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可贺!可贺!” 宋仁宗是评价极高的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深受爱戴。 说他忍渴而归,是指有一次宋仁宗在后花园行走,因为口渴一直往后看,但是什么也不说。 回宫之后立马找水喝,吨吨吨的几大碗下去。 这让身边的人疑惑,皇上想喝水还不容易,怎么会渴成这样? 仁宗解释说:我刚才回头看,发现没有人准备茶水,如果我问起来,就会有人因此而被治罪了。 由此,众人皆知皇帝的仁厚。 文人大概都是喜欢这一类可以像故事一样说出来的事迹的。 所以皇宫里的事,很快便传了出去。 王鏊兴奋,开怀畅饮,并且立下宏愿说:“于乔说的对,太子有这样的美德,我一定全力教导,使之日后可以成为媲美尧舜的贤君!” 好家伙,刚刚还是当今圣上不及,现在就是可以媲美尧舜了。 可见仁这个价值观,在儒家文人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济之,你再想想,殿下半道借机离开,也许不是借口,岂知不正是因为救人?!” 这话一说, 王鏊恍然大悟。 “当时殿下说得正是去坤宁宫!”他一拍脑袋,自嘲起来,“可笑可笑!我这气量差得太多,竟为此长吁短叹,哀叹不停,原来殿下是为救人而去。” “哈哈哈。此事是喜不是忧。济之心中的忧愁也可解了。” 老管家在一旁也是开心的,“老爷、阁老,不出几日,此事必定在京城的酒楼茶馆传颂而开,到时候人人都知道,咱们大明朝有个圣太子,天下百姓亦有福了。” 王鏊是深受儒家‘荼毒’的,一旦太子真表现这样的德道,那他真是要仰天长笑了。 不过谢迁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怀疑,“这次营救宫女,以皇后对殿下的宠爱,请旨收回成命不难。可贵的是殿下竟能提前预料,济之,难不成殿下身后真有高人?” 一个七岁的孩子把这种事都能想到前头,这智多如妖了! “说不定就是那个杨廷和!”王鏊一拍桌子,因为他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人了,旁人都没和殿下接触过。 第十三章 秋云 “皇后,皇后!” 坤宁宫外,弘治皇帝喜不自胜的冲了进来。他虽然有些失态鲁莽,但陪在他身后的萧敬等人都是脸上挂着笑的。 张皇后原本在坤宁宫伺候花花草草,忽然间听皇帝这么喊,也赶紧扔了东西迎出来。 “臣妾参见……” “哎呀,皇后不要多礼了。”弘治一张脸笑开了花儿,拉着张皇后的手激动的说:“皇后可记得,昨日照儿来求情,你饶了两名宫女之事?” 张皇后的眼神之中有些茫然,“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看氛围好像是好事? 那边萧公公抿嘴浅笑,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陛下,究竟……是怎么了?” 皇帝展了一封奏疏给皇后:“恕者感天动地,宽者名垂青史,仁者无敌天下。皇后可知,这是王鏊上的折子,贺大明皇太子朱厚照之恕、宽、仁。要知道朕的这些臣子,有时朕都拿他们没办法。但朕的皇儿却是很受他们喜爱啊!” “当真如此?”张皇后也是一番惊喜,这会儿她仔细回想起来,“所以陛下才提起照儿向我求情之事。当时……当时臣妾都没想那么多,只是被照儿哄了几句便答应了他。” “答应的好啊。”皇帝一拍大腿,脸上还是笑得很得意,“皇后在后宫或许还不知,外臣已经把朕和皇后的孩儿夸上了天啦!” 萧敬适时拍马屁,“恭喜陛下娘娘,我大明的万里江山后继有人了!” 张皇后捂了捂胸口,喜悦的似是要流下泪水, “照儿,真的……?” 弘治皇帝又把这事的细节和她讲清楚,不然还以为很简单呢,“当年宋仁宗留下了诸多美谈。照儿此事与宋仁宗的一些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估摸着京城街说书的都该讲上了。” 皇帝自从登基就始终有这样一个牵挂,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