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如此安排倒也没有错。 只不过依李东阳对东宫的了解,他敢断定太子并非仅考虑了这点。 太子显然是考虑到之后会有大批文官上疏反对东宫这明显有失大国风范的提议,所以搞了京师戒严,因为一戒严,动静就大了。 动静那么大,北京城外又没有鞑靼大军,百姓就要问为什么。 于是很自然的,不消三日,京城之中的百姓人人皆知太子殿下是要省下这笔银子。 平民百姓大多没有多高的眼界,五百个鞑靼人和上等人一样的都要朝廷花钱,他们怎么愿意? 到那时,谁要敢反对殿下过于激烈, 想来也会像钱桂一样,被打得声明扫地。 到时候百姓人人喊打,几个书生赞颂他的德行又有什么意义? 这是织好的牢笼,就等着人来跳。 而且一定会有人跳进去。 但他也不能这么去提醒……万一再被太子逮住一回呢?他当得是官,又不是菩萨,能自保已是不错了。 但身旁两位同僚都是可以说的。 尤其刘健,他一边拟旨,一边还不免担忧的说:“殿下之意乃是整兵备战,与鞑靼一较高下,其志有太祖遗风。只可惜,我担心朝中诸臣不能理解殿下的用心。” 李东阳见他担心似此,便把刚刚心中的心思说了出来。 这一出口,刘健和谢迁自然都有些意外, “不信?”李东阳歪着脑袋,带着笑意问。 “倒也不是不可能……”谢迁想了想这几次东宫的奇智,至少他不敢否认。 但李东阳则笃信,“我敢说必是如此。所以刘阁老也不必忧虑了,东宫太子行事绝非鲁莽之人,往后这朝堂乱还是不乱,都是他说了算。” …… …… “殿下所说的报纸,是指通政使司所出的《邸报》吗?”张天瑞在殿中向太子发出了这个疑问。 朱厚照本就计划要开报纸, 既然召回王鏊、设立书院是要引导舆论,那么作为引导舆论最重要的手段——报纸,又怎么会被他忘记呢? 这可比发明蒸汽机简单容易得多,不用白不用。 至于张天瑞所说的通政使司负责刊发的《邸报》,则是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 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公报,属于政治活动,而非经济活动。 “不一样。本宫所说的报纸,主要不是刊印圣旨和臣子奏疏,而是记载各类大事、奇事或者说一段时间内,百姓都关心的事。就以书院举例。” 朱厚照慢慢引导他,“书院在京城百姓之中引起了许多议论,人人关心,可并非人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那时候你张天瑞写上一篇介绍的文章,京中说不准就会有数百人愿意购来阅读。” “购?”张天瑞心中有奇,“殿下的意思,这是要买的?” “当然要买,不然纸张、墨水、活字印刷等等花费,要从哪里来?当然,初期是可以免费赠送的,后面再卖。” 张天瑞大约是听明白了,但他还是很疑虑,“殿下,似这样的东西,怕是也卖不出几两银子,殿下特意要它何用?” “话语权。”朱厚照问道:“你可还记得,山东布政使黄文佑的那封奏疏,他在其中明指杨廷和是阉党,这言外之意不就是说本宫这个太子过分信任太监?你是在本宫身边的,知道山东的情状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个关口除了太监,本宫是无人可用。可事实就这样被掩盖,他黄文佑一封奏疏,轻易便将阉党两个字挂在杨廷和的头上,为什么?” “为……为什么?” “因为说的话有人信!而信他的话得人,发出了最大的声音,那些山东得利的百姓嗓门再大,咱们在北京听不见。” “喔,臣明白了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