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王华不敢承受这样的话,双臂一抖,“此臣职责所在也,况且陛下听闻纳谏,虚怀若谷,是仁君风范。” 朱厚照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这次除了祭祀先祖,礼部也组织一个烈士碑的纪念仪式,朕亲自参加,并且以礼部的名义订立法度,从今往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任何人不得有辱没烈士及烈士碑之举,违者,斩!!” 王华立马行礼,“皇上圣明!!” 其实他们这些老儒臣,对天子并没有太大的意见,虽然皇帝也有些武断强势,有时候也会苛责于人,但是武断归武断,并没有人真正说过皇帝从来不听臣子意见。 国家大事,不是天天都打打杀杀的,也有很多平常的民生之事,或是像今天这样的商议,只要臣子能说服得了皇帝,给出足够的理由,皇帝是会听的。 甚至可以说,内阁管着大部分的朝务,阁老的意见天子都会听,只是碰到是否出兵、是否办什么大案这类事,天子才会乾纲独断。 不过杨廷和到是挺意外的,两人离宫之后,他冲着王华深深行礼,说:“实庵公,以公为先,此番谋国之语,确实令人敬佩。” 王华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王守仁和今天的周尚文一样,他也有机会得皇帝此番殊荣。 那是他的儿子啊。 但是为了国家、为了大明,王华全力相劝,促使皇帝不要那么激进,这不是以公为先,又是什么? 甚至于杨廷和都觉得,王华之所以能劝成,这也是重要因素,要是他来讲,还不一定是什么结果呢。 王华则仍然自谦,“哪里哪里。” 古时候为免信息传递有误,似这种重大的捷报都会有几路人马来传递。而自那日之后,后续的消息与先前捷报无半点差距。 所以此事为真几乎已经没有异议。 自此后,天子祭先祖,列新疆,封武将,宴群臣,大明的正德十年似乎比以往都更为恢弘。 朱厚照则因为王华的高风亮节而想起王守仁,他本来是要明年亲征的,不过因为日本国之事,计划有变。 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再等了。 王守仁经营河套多年,明蒙的实力已经使得那边不需要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了。 所以他想着将王守仁调回来。 一趟江南之行,让朱厚照对礼仪二字有了重新的认识,而归根结底这属于文化建设,它看似捉摸不定,但却非常重要。 在军事、经济都发生变革的江南,似乎也该需要一个人对他们进行思想解放,否则就该上下失衡了。简单的说,社会现实变化会改变人的观念,比如说会有关延卿这种人出现。 这种变革时期,如果没有人能好好的引导,那最后也不知道会酝酿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 想到就做。 但这种调动有一个缺陷,就是剥夺了王守仁握在手中的不世之功,这就很不厚道了。 思来想去以后,朱厚照决定给王守仁去一封书信。 第七百零一章 再用张骢 朱厚照快步走向边上的侍从室,喊道:“景旸,将前几日大同总兵石奉所上的奏疏给朕拿过来。” 他这一喊,连带着靳贵和谢丕都得站起来。 景旸也连忙称是。 他记得石奉有禀报,火筛部在大同有零星的纵兵入寇之举。 这其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