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田产房屋固然可惜,留下来麻烦却会更多。 从北安国的告示可以看出,庸侯和出逃的氏族早晚还会回来,就算庸侯不回来,继任者也会出自他的血脉。虽言国人有逐君的权力,但以庸侯的作风,事后报复定会猛烈无比。 不舍手中田产,不愿离开庸都,等到情况变化那一日,无异于引颈就戮。 北安国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去了有田有房,税比赵地,无需为生计发愁。愿意前往草原还能领到牛羊鸡鸭,更能免两年税。这样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做梦都想不到。 回想之前过的日子,对比告示中给出的好处,绝大多数庸国人都下定决心,咬牙舍弃国内的一切,和亲族一起踏上迁移之路。 令人吃惊的是,原本留在庸都的几家氏族带头前往草原,而且是举族迁徙。看他们的架势,基本上去了就不打算回来。 他们从告示中看出许多东西,国人庶人忽略的要点,久经政治斗争的氏族家主不会忽略。 在做出决定之前,几位家主私下见面,聚到一起商议,都认为前往草原是最好的出路。 北安国是大国,国内氏族素来骄横,和西原国不相上下。他们投奔过去,处境会十分尴尬。不至于无法立足,想要融入进去却是千难万难。 与其去北都城做个边缘人,不如赌上一回,全族迁往草原。 郅玄和赵颢在草原建城,事情早已经传遍各国。 建城之初条件艰苦,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如今情况不同,从往来的商队口中传出消息,草原双城雄壮恢弘,胜过许多诸侯国国都。城内有专门开辟的商坊,城外有矿场工坊,还有大片无主之地。 商人说得再好,城池到底竣工不久,又是深入草原,在多数人看来难免有些贫瘠。但这也意味着机遇,有幸抓住,家族非但不会衰落,反而能更上一层楼。 “国人庶人能领畜禽,我等不与其争,以钱绢购买。” 庸国和北安国相邻,庸国氏族大多清楚北安国的经济情况。能一次给出数量庞大的牛羊鸡鸭,绝不是北安国的手笔,最大的可能是西原国。 西原侯和公子颢结成婚盟,赵颢要安置投诚的庸国人,郅玄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帮扶,很是合情合理,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庸国朝堂乌烟瘴气,在外人看来,庸侯和国内氏族都是烂到根子里,全都无可救药。 然而,这几家氏族能躲过暴乱,平安留在都城,足见家族中不乏聪明人。 他们看出事情背后有西原侯的影子,说不定后续还会参与更多。认真思量,都认为迁往草原是上上之选。 去往草原,展现出应有的价值,有极大可能获得西原侯和公子颢庇护,远胜去北都城开始另一场勾心斗角。 最重要的是,庸侯现在北都城。 国君昏聩贪婪,被国人逐走是自作孽。可身为臣子却和暴乱的国人站在一起,还要一同转投别国,怎么想都有些尴尬。 去草原能避开庸侯,对家族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如何选择,几名家主都是心中有数。 决定既下,庸都迅速变得喧闹起来。 氏族的马车排成长龙,车上满满登登都是金绢和粮食。 考虑到草原的生存环境,各家把家具全部带上,连门板都一并拆走。若非房子是夯土结构,实在很难移动,估计会将“举家搬迁”具象化,扛着房子一起走。 氏族带头,国人庶人受到启发,搜集木料装订大车,家中能带走的一样不落。瓶瓶罐罐不提,垫床板的泥砖都没留下半块。 王宫大门敞开,逃走的氏族家中也乏人看守,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