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世祖

第724节


点,一切似乎没有改变过。

    这两年,两广地区的采珠业又兴起了,只是,这一回,不是官方牵头下场,没有昏君暴政作为谩骂攻击、发泄怨气的靶子。

    取而代之的,是民间一些人,私自组织人手,下海采珠。只是比起过去一味的压榨盘剥,变为雇佣了,采珠虽然危险可怕,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总有人愿意一身试险。

    两广官府虽然依照朝廷的政策进行着限制打压,但是,除了最初几年,到后来也基本流于形式了。或者说,官府的限制,本身就是存在局限性的,哪里能真正彻底禁绝,甚至于,两广官府在执行上有没有打折扣,都是难以说清的。

    毕竟采珠的利益太大了,其中牵涉的利益集体也实在庞大,围绕着“南珠”这片市场,也有太多人从中讨食。

    朝廷的禁民采珠的初衷,是为了解民疾苦,体恤民情,但不是所有的善政都得人心。就像朝廷这边是为采珠人着想,深受其苦痛的人固然有之,但同样的,为了发财,为了生计,也总有人愿意投身其中,为活命而去卖命,现实就是如此。

    当朝廷禁止百姓以采珠为业,那么必然就有人会断了生计,断了生计,自然就会产生怨气。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老老实实种地的,那还得是有地种的条件下。

    因此,岭南的采珠业在沉寂几年之后,便有迅速焕发生机,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比起以往,对于采珠人而言,日子稍微好过了些,不再是肆无忌惮、无穷无尽的压榨盘剥,能够得到足够的收益,维持生活。

    虽然本质并没有多少改变,只是给残酷的现状笼罩了一层“温和”的外衣,但就是有人甘冒奇险,投身其中。

    而那些采珠的组织者们,同样也在应时而变,也变得更加聪明,手段不再那么粗暴残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朝廷政策的空子,灵活地游走于灰色地带。

    朝廷禁止采珠,那他们就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毕竟不能与官府作对。于是,一大批打着捕捞名义的团体成立,他们组织人手,下海捕鱼。

    靠海吃海,这打渔可是沿海百姓最主要的生存手段之一,这方面,朝廷不仅不能禁止,还要大力支持。他们,只是在捕鱼的同时,顺便发现了一些珍珠玛瑙、珊瑚玳瑁,这总该没问题吧。

    此番,采珠一事能够传到朝堂之上,甚至由赵普这个宰相亲自拟定批示,原因也很简单,有名叫赵宁的官员把岭南的采珠业的状况捅了上来,为他眼中饱受压榨的采珠人请命,要求朝廷降制打击那些违背政令的奸商,并痛斥当地两广官府的不作为……

    其中重点提到一案,有下海采珠者,出现意外,人失踪了,但家里没有得到抚恤,上告官府,又苦无凭据,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这件事,在部司之间几度流转,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坚决提地提出,对于那些不知悔改,公然钻朝廷政策漏洞,与朝廷明文禁令对着干,非法组织,压榨百姓的奸商恶贾,就该严厉打击,重点惩治。

    当然,也有人隐晦地提出,采珠也是一部分岭南百姓赖以为生的事业,也能为朝廷创造价值,只需加以约束规范即可,禁绝之事,是否可以再多些考虑与斟酌。

    这话说得,多少带有些谨慎,毕竟那是刘皇帝当年亲自决策的,是为体恤岭南采珠百姓之危苦。但是,意思却很直白,都有人敢提出异议了,可见对待南珠这一项产业,人心的变化。

    最终,还是呈到了赵普这边,而赵普也是几经迟疑。在通过与刘皇帝的一番交流之后,最终做下决议。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汉世祖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