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她和陶陶。 而陶陶作为准新娘,呦呦又舍不得让她跟着瞎操心,只想让她轻松自在地过完最后这一段闺阁时光,于是只好自己一个人将所有的事情担起来。也幸好之前谭丽娘怀孕时她管家过一段时间,加上家里的下人都已经被谭丽娘□□的十分知礼能干,因此呦呦也没有觉得很难。 过完年,进入洪武五年,照例是花坛夫妇进宫朝拜贺新年,等到朝拜结束,各大臣公侯纷纷出宫离去,谭丽娘却被叫住,让她到太皇太后的寿安宫去一趟。 再从泰安宫出来的时候,谭丽娘手里捧着一块玉如意,是太皇太后问了她陶陶出嫁的日子后,赏给她做添妆。谭丽娘感念着太皇太后的恩德,决定把玉如意放在嫁妆的第一抬。 二月初八那天,陶陶的嫁妆从花家出发,抬往孟府。第一抬自然是太皇太后赏的玉如意,第二抬是福禄寿三星,后面跟着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布匹衣服以及床桌橱凳等大件物品,以及象征着土地宅院的土块和房子模型,一共有七十二抬,这其中还不算孟家给的聘礼,那些也让陶陶给抬了回去。 二月初九,陶陶正式出嫁的日子。这一天虽然全家人脸上都带着笑,可是每个人眼睛都是湿润的,尤其是谭丽娘,一想到自己如珠如宝疼了十八年的女儿,就要嫁到别人家去做妻子媳妇母亲,要操持家事要立规矩,心里就像剜了一块肉似的。 呦呦并不劝她,因为她自己心里也难受着呢。 沐浴、开脸、上头、梳发,吉时到,新人堂前跪拜父母,花易岩说“往之女,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谭丽娘说“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等到陶陶被媒人扶着出了门,谭丽娘倒在花易岩怀里泣不成声。 陶陶出嫁后,家里的日子一如往常,只是呦呦一时半会还无法习惯一个人睡觉的日子,经常会早上醒来张嘴就喊“姐”,喊完了才发现,哦,姐姐已经嫁人了。然后她就自己做起来穿衣洗漱去正院陪谭丽娘吃早餐。 之前怀宇去太学时怕名额不够谦让过,现在除了怀宇和怀瑾,家里还有四个名额,花易岩提出让呦呦去太学读书,却被呦呦“严正”地拒绝了。 我好不容易逃离了学校这个老笼,才不要再进去。呦呦心想。 陶陶出嫁后不久,呦呦收到了来自萧沐仁的信件。信是小荣子送来的,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个大包袱,说是萧沐仁送给她的嘉峪关特产。 呦呦打开来看,发现都是些具有西北少数民族特色的物品,帽子、头巾、裙子,一家人都有份,还有一堆的发饰装饰品,呦呦辨认了一下,只能认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其他的完全无法分辨。 信是装在信封里的,一共三份,一份是花易岩的,一份写了怀宇的名字,最后一份是给呦呦的。呦呦对比了一下,好像她的比较厚。 信里开头的内容差不多,都是报平安,然后描写了一下嘉峪关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是,给花易岩的信中有不少关于作战或者训练的请教,给怀宇的那封说了不少吐蕃和大鸿两方之间的不同和相似。 而给呦呦的那封,除了报平安、介绍风土人情、感谢一番呦呦送的手套和方便面,说着两样东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另外有两张纸,上面是四个菜谱,写了所需材料用法用料,其中有一道菜居然还提到了孜然,最后在信的末尾说孜然是一种大鸿朝不曾听说过的食材,他已经包了一包让人捎回来。 呦呦在心底翻个白眼,心想原来在你心里我就是个吃货?不过她比较感兴趣的是拿包孜然,呦呦翻了翻那个包袱里的东西,并不曾见到包孜然的包,就问怀宇看到没有。 怀宇想了想,指着地上的一个箱子,“你看看那里头,那是萧公子让人捎来给咱们的书,里头好像还有别的,你自己找找。” 呦呦打开箱子,先看到的是卷成卷的两幅画立在角落,呦呦摊开看了,应该就是想萧沐仁信里说到的那两幅画,一幅是大漠风光,一幅是西北民居图,呦呦看了一眼就放到一旁,准备一会儿再看。 然后是一摞书,有甘肃当地的风物志还有讲吐蕃的书,呦呦翻了翻就放到了一旁,继续往下找,然后在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布包,体积还不小。呦呦还想着,这么大一包孜然,得吃到何年何月啊。 然而,一打开袋子,呦呦当时就震惊了,震惊过后就是喜出望外。这袋子里有没有孜然呦呦没看到,不过却看到了满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