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损失都很大。 正在打的时候是没有人能够冷静的,打完了,双方才开始对话。梁平直到此时才知道吴选捅了个什么样的篓子! 公孙佳两手一摊:“等阿荣弄明白这些事儿,他们已经打过了。也没个人知会我一声。看你这样儿,朝廷还不知道消息?” 钟源算了一下,说:“照你这么说,仗已经打完了,必有百姓逃亡,朝廷知道也就在这两天了。陛下的意思……”他低声说了,又将章嶟维护吴选的意思也说了。 公孙佳道:“不管他!他既信任梁平,又常越过枢密、政事堂对梁平下诏,那就让梁平跟他混吧!可惜了一员大将,那也没办法,从先帝时就说让他读书让他读书,没一个听的!现在好了吧?自己弄不明白,文字都要吴选来做,才叫那只耗子钻了空子。” “吴选如果出事,陛下是要记恨的。” 公孙佳诧异地看了钟源一眼:“你以前不这样的,一个吴选,何至于放到心上?” “淑妃……”钟源艰涩地说。他以前当然不是这样的,虽然温和,也是一肚子的主意。可是这个事儿它就卡住了!投鼠忌器。现在大家联手能不能杀了吴氏?能。可那就要威逼皇帝了,这形同造反! 所有的大臣都被一个“君臣”名份卡在了这里,胆子最大最不爱瞎讲道理的公孙佳与全家暴脾气的钟源,两人手握重兵,却又比别人多添一道枷锁——他们对太祖、对先帝是有感情的。承其恩情,自然不能将事做绝。一旦胁迫了皇帝,就难有善终,到时候再想自保,就只有把皇帝干掉了。那事情就更大了! 真能把人憋屈死,钟源还在担心公孙佳的安危。公孙佳道:“这一仗我是一定会打的,不然内廷动荡,外敌入侵,内外夹击就永无宁日了。这一仗一定要赢,只有赢了,才能腾出手去将京城好好料理一番。” 钟源道:“你这一仗要是打赢了,陛下就该更得意了!接下来……” 公孙佳道:“没有接下来!我写奏本,请立太子!” “你……” 公孙佳冷着脸说:“让我出兵,他总得拿出点什么来交换!今天的兵祸,是他的宠姬娈童惹出来的!江山社稷,是太祖、太宗的,可容不得乱来!我准备好了,这一仗下来绝死不了这么多人,要平白多死这么多人,这么大的损失,他还想要功业就得有个说法!” “那他就要记恨啦。” 公孙佳冷冷地道:“那也没办法,大不了我解甲归田。呵呵!” “别说气话!” 公孙佳冷静地说:“哥哥,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别人靠不住也不能靠。我归隐了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在朝中站稳。本来大战之后武将就没有战时重要了,就该退一步了。这么些年,我虽在政事堂里也没脱去武将的底子,手下文臣也不多,办事的官吏倒是有几个,终究不是他们口中的雅士。这些我都明白。我退一步,对我也好,对你也好,对大家都好。我要退了,你不要刻意挽留,我会将兵马都调度好,需要你配合……” 钟源也认真起来:“你想好了?我怕你退了之后便再难起复了,你是女子,可与男子没。小元又是入赘,他们会有闲话。再说……” 公孙佳道:“我都想过了。我顶在前面干嘛?为京派与陛下挡箭吗?我不干!他们得互相挨上几刀,砍个鲜血淋漓才肯老实!这顿打,他们都得挨,一个也别想跑!这一仗打完、打赢,解了外患,咱们就抄起手来看热闹。咱们怕什么?等到太子登基就好了嘛!” 钟源道:“好。我将你的奏本带回去。” ~~~~~~~~~~~~~~~ 公孙佳这一本掐得极是时候,钟源隐瞒了她已经出兵的事,在朝上就将公孙佳的奏本奉给了章嶟。理由是,大战在即,请册立东宫安定军心。 章嶟陷入两难!吴选他当然想保,更多的还是想到他的“功业”,他太需要一份完美的答卷来证明自己、给自己增添威势了。只有这一仗赢了,他才有足够的权威推行接下来的改革。 此时的他,心里既不满公孙佳趁火打劫,又知道必得如了她的意,不然这一仗就泡汤了。赵司翰等人此时已知原因——边境战事一起,就有百姓逃难,所经州县已有上报。赵司翰等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