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第352章 双株


喳喳的说话。知道她们姓宋,一个叫宋静思,一个叫宋静云。
  她们之父本是一个穷秀才。只是一场重病,父母俱亡,两人也没什么亲戚,邻居帮她们将父母葬了,府上地泼皮无赖见她们孤苦无依,便占了她们的房子。
  两女虽小,却聪慧过人,见他们没安好心,索性悄悄溜走。来到破庙中居住,抹黑了脸,故意穿得破烂。
  好在登州府一向风调雨顺,没有天灾,老百姓甚是富裕,她们总能弄一些吃的。
  自孙玉如口中,二女方知自己师父是如何的了不得,心下大喜过望,不时望他一眼。明眸如清波。
  “文秀,玉如,你们过来。”萧月生起身,来到篝火旁空地上。
  萧月生脚下踏着步伐,嘴上说道:“秘笈里的剑阵,繁复得很,我先传你们剑阵的步法。”
  两人一听,忙紧盯他脚下,却觉得眼花。看不清楚。
  萧月生踏过一圈。轻盈飘逸,停下来:“此谓玉兔步。尽扑朔迷离之能事,无人指点,断难看破。”
  说罢,将其中法诀一一点破,脚下一沉,地上脚印清晰可见,宛如嵌在其中。
  孙玉如大惑不解:“先生,没有内力,怎能如此?!”
  萧月生摇头一笑,却是不说,其中奥妙,不知便是不知,说也说不明白,事关境界,说也说不明白。
  传了玉兔步,师姐妹二人一边研习,一边切磋,二人俱是聪明绝顶之人,杜文秀仅是循着他地脚印,走过十遍,便已是掌握,孙玉如走了十三四遍,也已习得。
  二人用来切磋,发觉此步法神妙无方,扑朔迷离,施展开来,即使对方凝神观察,也难揣测出下一步踏在何处。
  习了此步法,两人的武功无异陡升一大截。
  任两人研习步法,他将宋静思与宋静云姐妹二人拉到一旁,细细传授,是一套入门的运气口诀。
  二女都识得字,聪慧过人,萧月生讲解之后,她们便开始盘膝坐下来,闭上眼睛,开始修习内功。
  庙外,雪渐渐下得小了,由鹅毛大雪变成了碎屑般的小雪,慢慢的,雪停了下来。
  天空乌云散去,但天色已经不早,已近傍晚。
  “先生,我去喂马。”孙玉如拉开门,一缩身钻了出去,步履轻盈,飘逸如灵燕。
  孙玉如喂马时,嘴里嘟嘟囔囔,跟马儿说着话,马儿也跟她撒娇,斜过头,让她帮忙挠痒。
  正玩闹得不亦乐乎,她忽然一顿,压指唇前:“嘘”
  马儿如通灵性,顿时止住,一动不动,如成泥俑。
  孙玉如侧耳倾听,内功集于耳,天地间一切声音变大,隐隐的,脚步声传来,急匆匆,枯枝压断无数,转眼地功夫,已经来到了树林中。
  她身形一晃,出了马棚,缩身进了破庙。
  “先生,又有人来了,是高手。”孙玉如转身堵上庙门,来到萧月生身前,轻声道,看了一眼墙角处的两女。
  两女盘膝端坐,微阖眼帘,身子挺直,宝相庄严,宛如佛母一般端雅秀美。
  “嗯,看看再说。”萧月生点点头。
  杜文秀睁开眼睛,看了一下,随即又合上,继续修炼。
  脚步声响起,来到庙前,清朗声音响起:“五师兄,这里有人!”
  另一个声音传来,略微沙哑,中气不足:“嗯……,三匹马,是三个人,雪上无脚印,应是前来避雪的,……进去看看罢。”
  “是。”
  脚步声临近,门被缓缓推开,一阵寒风涌进来,篝火晃动几下,一个道士跨步进来。
  他按剑而立,目光如电,在庙内诸人脸上掠过,最终停在萧月生身上。
  火光之下,孙玉如微眯明眸,打量来人。
  此人约二十四五岁,修眉朗目,顾盼神飞,站在门口处,宛如一株玉树临风而立。
  “贫道有礼!”他手松开剑柄,稽首一礼,声音俊朗。
  萧月生微微颌首,淡淡微笑,孙玉如黛眉一挑,瞪着他轻哼一声,一言不发。
  杜文秀一动不动,似是入定,又似一尊白玉雕像。
  青年道士神情微愕,但见萧月生没有内功,其余二女虽然不俗,却并非自己担心之敌,放下心来,没有见怪,又一稽首,朗声道:“贫道与师父想借贵地歇息一会儿,打扰之处,还望海涵!”
  萧月生一抬手,温声道:“道长请进罢,这里本就是无主之地,毋须客气。”
  认出这是泰山派地道士,孙玉如转头望萧月生,见他中自己打了个眼色,只好憋着气,恨恨的紧闭嘴巴。
  此时,宋静思与宋静云两女睁开眼,低声道:“师
  萧月生神情温和,轻声问:“坐不住了?”
  “嗯。”宋静云点头,轻声道:“坐一会儿,腿麻了倒不要紧,可是后来,就怎么坐也坐不住,浑身难受得紧。”
  萧月生点点头,人们开始打坐时,都有这一关,是因为内气不畅,心猿未拴之故。
  萧月生轻声道:“待会儿,我教你们一套步法,平常无时无刻都要按着这个步法走。”
  他们师徒在窃窃私语,房门再次打开,青年道士搀着一人进来,是个中年道士,神情萎靡不振。
  他须眉白了一半,五官端正,脸色却苍白得没一丝血色,嘴角处隐隐未拭净的鲜血。
  青年道士将门关上,来至火堆旁,慢慢放下中年道士。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