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大夫还真不一定应付得了这个病症。 梁霄、暗日包括顾瑞云在内那可是实打实的三条光棍。因此他们都不知道哥儿怀孕或者女子怀孕时,弱有体弱者,很可能会因饥饿或劳累过度,引起这种症状。他们此时听了老太医的话,只是觉得计相再怎么说也是哥儿,尤其他还出身皇上的后宫,那平日定然也是金尊玉贵地养着。想来从未到过这乡野山村条件艰苦之地,又赶上乡民闹事这么个烂摊子,一下子处理这么多事,看来真是累着了! 这些人若是知道,高悦头天才刚在高府被人撞过,恐怕心中还会升起更多敬畏。毕竟,一个娇弱的哥儿,怀着皇帝的孩子,头天刚出了事,不在宫里好好养着,强撑着跑到乡下来主持大局,光是想想这种精神也绝对值得人钦佩! 高悦的情况,别人不知,赫连老太医和暗日却是门儿清。因此,高悦这会儿因顾不上吃饭饿出了问题,这两个着急归着急,但心里涌现的情绪却更多的是对他的尊重。 毕竟,高悦为国为民,不辞辛苦奋不顾身的事迹,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花样子,他是实打实做到了的。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官,不论对大周还是对百姓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赫连老太医尽管觉得高悦总是不听他的劝告,心里不大痛快,但在对高悦的救治上却也绝对尽心尽力,而且在他心里,对高悦也是十分认可的。他甚至觉得,高家的哥儿就该如此万众瞩目,心怀天下! 小幸子手脚麻利,很快就将老太医要的东西都拿了来。两人一番折腾,终于在一刻钟后,将昏迷的高悦给救醒了。高悦睁开眼,就听赫连老太医立刻吩咐小幸子,道:将他扶起来吧,先把饭吃了,别得都先放一放。 高悦一听老太医这说话的语调就猜到,这老头儿估计又在生闷气,他冲老太医笑了笑,却听到老太医一声长叹,然后就开启了令他毫无招架之力的叨叨模式 毕焰君啊!不是老朽说您,您真得太不拿自己当回事了!您就算不心疼自己难得就比心疼陛下吗?还有您的情况您应该清楚,如今按时出饭可不只是对您自个儿负责啊 老太医在一旁语重心长,高悦就着小幸子的手乖乖喝粥。这一幕无论谁来看都特别像是老先生在念叨自己不听话的弟子 梁霄等人还在屏风外,老太医那番话他们自然都听到了,当听老太医说可不只是对您自个儿负责这句话时,几人的脸色纷纷一变。 高悦怀有龙嗣这事消息封锁严密,但暗日是知道的。梁霄作为禁军统领日日在后宫当差,对此自然早有猜测。顾瑞云作为外臣之前只知皇帝陛下极其宠爱高毕焰,也和其他人那般预感本朝的第一个皇子恐怕会出自这位毕焰君的景阳宫,但是那些猜测和亲耳听到太医的论证可是有天差地别之感。 顾瑞云和梁霄都是极其聪明的人,这两人同时想到,皇家有嗣乃是天大的喜事,但毕焰君和皇上却对此事只字不提,为何?恐怕还是不想在此时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也就是说,在皇帝陛下和毕焰君心里,当下并非公布皇家有嗣的好时机。既然皇上都不说,那他们自然更不该多嘴传播。于是,两人尽管心中此时是惊涛骇浪,却也都暗下决心要对此事守口如瓶。 暗日观察两人神色,大概猜到了两人想法,暗松口气,却也不免还是提醒了老太医一句,赫连太医少说两句吧,计相才刚好转啊。 暗日平时不怎么说话,赫连老太医被他这一点,心中一动,想着自己是否刚刚有失言之处,思来想去没觉出不妥。不过,到底是停了叨叨,给高悦行了一礼,告退前特别指出:毕焰君三日内不可下床。否则再出症状,老朽也治不了您了。 高悦: 好吧,就听太医的。他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着做个乖乖遵医嘱的好病人呗! 赫连老太医这些天被高悦的如此乖巧蒙了好多次,这会儿听他这么说,也没真信,走之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高悦一眼,那眼神儿好似明晃晃地在说老朽这次一定会盯紧你的! 隔着屏风,高悦自然也听到了暗日他们说话,老太医一走,他便问道:都谁在呢? 外面那仨人挨个回话后,高悦又道:如今时间紧迫,我安排你们的事情不要耽搁,尽快去办。顾大人你不该留下来,县衙那边的情况紧急,你现在速速去办,莫要让那师爷跑了! 顾瑞云连忙告辞,退了出去。 高悦又叹气,对梁霄道:瑞景,我这个情况,看来今日是回不去了。我一会儿写封信,你留下一些侍卫在此,剩下的都带回京城。顺便把信送到陛下手里,我病了的事千万不要跟他说还有暗日,你也不准说!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