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第110节


    1111很快回答,【是真的。科举是为了选拔官员。年龄太大,即使入了仕,也当不了几年,所以科举有条不成文规定,举人年龄不得高于四十岁。】

    陆时秋咬咬牙,凭什么?乡试还有性别歧视吗?

    府试定于四月十号。

    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帖经是主考者将需要考试的经书任意翻开一页,只留开一行,其余的都被遮蔽。同时,又用纸随意遮盖住这一行的三个字,让应试的学子读出或写出被遮盖住的文字。每经十帖,考生能回答出五条以上者为及格。

    这种考试方法,要求应试者熟读熟记经文,即使是注释之文也必须熟读熟记,那些不能熟记经文、不辨章句者,根本无法应付这种形式下的考试。

    陆时秋听说这个考试规则,差点没把自己吓晕过去。这完全就是考学生的记忆力。只要稍微背得不那么熟,就有可能记不得。

    好在他已经把四书、五经烂熟与胸。担心自己遗漏哪篇文章,他打算重读一遍,加深印象。

    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自奉元帝登基,杂文二首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陆时秋自从喝过那瓶才华药水,瞬间把他的诗情激发。他写的诗很有灵气。而且他特别喜欢写反讽诗。就连袁先生读过他几篇诗作,都能拍案叫绝。

    策论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这方面照理说是陆时秋的短板。他是个白身,平时接触的人都是百姓,国家大事一窍不通。但谁让他有四乙这个好伙伴呢。

    像四书、五经这样的书,被许多大家读过,对于书里的注解,许多大家都有不同看法。而四乙这个图书馆全部收录进去。

    贫民百姓接触不到的东西,陆时秋都能看到。

    他根本现在国家形式分析这些人的论点,把自己的论点写下来。

    陆时秋从来不认为那些大家说的话就是对的。环境不同,政令也不同。

    策论就是这样,不能一成不变,人云亦云,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想法通常能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有时候也不免小家子气。考虑更多的还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朝廷。

    袁先生看过他写的策论,把他不足的地方指出来,而后分析给他听。

    袁先生生于小地主家庭,这种阶级的人,既看过底层的贫苦,也见过上层的奢华。

    他看问题的角度,多少与陆时秋有些出入。

    这是陆时秋所没有想过的。

    人们劝人常用一句话,叫“换位思考”。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相当难。

    穷人没有过过好日子,他很难想像富人买一百只鸭,就为了炒一盘鸭心。

    穷人认为那样太奢侈,鸭心哪有肉好吃。

    而富人没有过过穷日子,他很难想像有人居然一天只吃一个窝窝头。怎么咽得下去?

    同理,皇上和百姓想问题自然也不一样。

    皇上看问题,必定是站在最上层,他想要的无非是国库充足,百姓富足,政治清明。

    陆时秋作为一位贫苦百姓,想要让自己的策论得到认同。他就必须得站在官员那边思考问题,又得让百姓得利。

    两全其美的法子是那么好想的吗?

    没听说过,朝堂上,皇上跟大臣常常议见不合,大臣死谏,皇上不肯让步,闹出事来吗?

    陆时秋想问题就差那么一点“两全其美”的意思在里面。

    这方面,陆时秋只能博采众长,多读别人写的策论,看看从大局出发,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府城很快到来。

    一、二场,陆时秋都能轻松应对。

    唯独这个策论,陆时秋考得不是很轻松。

    这次考的问题框架很大,大到陆时秋根本没有思考过。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如果你是一县之长,该如该治理辖下?”

    一县之长就是县令,需要负责审判、财政、治水、苛捐杂税、战时的征兵工作,凡是与老百姓的生活与民间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是县令的责任。

    如果从各个方面详述,两千字根本不够。

    最好的答题技巧是先概括,然后选择其中之一加以详述。

    审判、财政、治水,征兵都属于保守类型。选择这四点详述,中规中矩。但是考官不会给高分。

    想要高分,就得另辟蹊径。

    陆时秋打算从苛捐杂税出发,然后引向其他方面,用以小极大的方法总结出“地方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