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群穿生活

古代群穿生活 第232节


和附近村落的孩子,所以不像日禄书院那般,在腊月到来前就宣布放假了。
  事实上,虎头他们要一直上到小年夜的前一日,才能正式放假。
  当然,这年头的学堂也没那么严格,假如家里有事儿,或者需要走远亲什么的,只需要父母或者家里其他大人去村学那边打个招呼,先生就会让人走的。
  呃,寒假作业别忘了留下。
  是的,哪怕今年赵闰土的心思完全没放在教辅书上头,但赵家出版社还是开发出了四季作业。
  不是只有暑假作业和寒假作业,而是分四个季节。
  春假、夏假、秋假和冬假。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据说,主管内容的那些读书人还在琢磨着,下一步要不要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推出新的系列。
  所以说,土著有时候更可怕,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赵闰土把什么都想到了,自个儿就会举一反三的。赵闰土只是在最早提出了寒暑假作业的概念,结果真正出来的却变成了四季作业。
  更可怕的是,赵闰土是完全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的,他知道有这个玩意儿,但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结果……
  但这个属于市场选择对不对?
  那又不是赵家推出了什么书,你就一定要买的,咱们搞的是市场经济,不用强制那一套。
  唯一的问题是,三郎有内部员工福利,可以换购不少东西。不光他有,黄氏也有,尤菜花等人也有。
  但他们没啥好换购的,不差这点儿东西,因此在三郎的恳求下,大家把内部指标都给了三郎,由三郎换购了一堆东西,送给他亲爱的大侄儿不说,还转手给了石坪村的村学。
  本来,三郎就算求爷爷告奶奶的要来了一堆内部员工福利的指标,供给一个村学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别忘了,他们这群人中有个bug。
  石二苟!!
  三郎在离开府城前,问了尤菜花,她说不走,因为石二苟也不打算走。但人不走,信总是要写一封吧?因此,三郎特地往郊外的庄子上跑了一趟,在水泥厂里找到了已经升职为技术总监的石二苟。
  一听说要回去,石二苟觉得他肯定请不出长假来的。再说了,如今他所有的亲戚,除了去京城的陈梁和人在省城的盛凌云外,其他人都在府城了。那他干嘛要回去?
  只这般,他让三郎代笔写了一封无比真诚的信件,同时钱还是要给到位的,他占了人家原身的身子,关于赡养父母这个义务,肯定是要尽到责任的。
  然后他就想起来了,他大哥石大苟是有俩儿子的,按年岁也可以送去学堂了。于是,他也跟着换了一批教辅书……
  但石二苟是特殊人才啊!
  他跟尤菜花那种时不时的帮忙画几个封面图、插画图的兼职员工是不同的!跟三郎这种做基础作业本的基层员工也是不同的!
  二狗子啊!他是水泥厂的实际负责人!中级技术顾问!
  高级的是小公爷,他堪堪够上中级。
  反正,他能兑换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到连三郎这种丧尽天良的人,都不好意思帮忙带回去了。
  这么一大堆的教辅书带回去,那就是能在孝义镇开书铺了。
  二狗子毕竟见多识广,他很快就释然了,让三郎把所有的都带给石坪村的村学先生,然后跟先生商量,把石大苟家的两个狗崽子都捎带上,多费点儿心,以后他每年都送东西过去。
  好家伙!
  江二郎原先就时不时的去关照镇学和村学,三郎更是每次都不忘给先生送一份,让他拿着讲课什么的。到了石二苟这边,他直接解决了所有学生没有教辅书用的难题。
  他,已经不是二狗子了,他是……
  噬月天狗!
  狗子吃小孩子了啊啊啊!
  天地良心,小孩子搞不好宁可被吃了,也不想在大过年的收到这些东西。
  石家那边是个啥情况,暂时还不知道。毕竟三郎回家以后,他自个儿也挺忙活的,要交代家里长辈的话,要给其他亲戚拜年,要去村学送信等等。所以他直接把石二苟的家信交给了村学的先生,由先生帮忙递给石二苟家里。
  但江家这边……
  虎头啊,望眼欲穿了那么久,惦记的人一个都没回来,倒是最不惦记的回来了。
  回来干嘛啊?!
  哦,给他和他的同窗们添堵来的。
  “三叔,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家都给先生送了多少礼物了?那怎么着他都得高看咱们家一眼吧?你跟他商量商量,就让他抬抬手,别把年岁卡得那么死,干嘛非要六岁才能上学?两岁就可以去上学了。”
  “滚犊子!”三郎把江母的气势拿捏得特别到位,那表情那语气,活脱脱就是江母,“边儿玩去!等虎脑年岁到了,他自然会去上学的。”
  你说哪怕虎脑今年五岁了,开个后门啥的,也没太大的问题,毕竟村学嘛,大家都那么熟悉了,通融一下怎么了?
  但虎脑啊,他是去年正月初一生的,要一直到过完年,才刚满两周岁。
  哪怕他从小好吃好喝的,长得白白胖胖,看着特别壮实。但不靠谱如三郎,都不可能让他去学堂的。
  去干嘛?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古代群穿生活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