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策行三国

第451节


只是说书人的意淫。
  郭嘉安排完任务,来到孙策面前,瞅瞅孙策。“听说将军昨天睡了一个好觉?”
  孙策笑笑,没有多说什么。其实最近睡不好的不仅是他一个人,郭嘉、庞统等人没一个能安睡的。父亲孙坚虽然不在豫州,也没闲着,他正在巡视睢水防线,不仅辛苦,而且危险。
  郭嘉顿了顿,又道:“刘备进步很快,以后可能成为将军的劲敌。”
  孙策摇摇手。“暂时不用考虑他,先放倒袁绍再说。”他顿了顿,又道:“刘备进步再快,他也不可能比我快。幽州的优势在士马强劲,不在智谋。中原人只要不把心思用在内讧上,就不用担心那些。”
  郭嘉扬扬眉,点点头。“将军说得也是,匈奴、鲜卑那么强,最后不是还被我中原人给灭了。照将军这么做,让士人把心思用在正道上,边州人永远是我中原人的打手,翻不了天。”
  孙策瞥瞥郭嘉,既感慨于汉人的自信,不似后世读书人一提到游牧民族就腿软,但郭嘉这地域歧视也太明显了。之前提到曹操占据的益州时,他就有这感觉,现在听郭嘉提到幽州,这种鄙视更是不加掩饰。他似乎已经把幽州人等同于匈奴人、鲜卑人之类的蛮夷,一概以边州人称之。
  吕布与刘备亲近,就是因为他们都是边州人,被中原人排斥。只不过刘备固然被中原人看不起,却也看不上更偏僻的五原人吕布。
  “奉孝,幽州人也是大汉子民,燕国可是周朝宗室,论血脉,不比中原人差。你这么看不远幽州人,可不太好。”孙策提醒道:“家父麾下有幽州人,我们将来也会进兵幽州,难免要和幽州英豪并肩战斗,你这种习惯要改一改,要不然怎么合作。”
  郭嘉哈哈大笑。“行,我改,我以后尽量不说这种影响同僚和睦的言论。”他说笑了两句,收起笑容。“将军,你觉得与袁绍交战的战场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是的,在我看来,有两个地点比较合适。首选是浚仪,其次是任城。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觉得袁绍会选浚仪。由濮阳渡河,过白马,至酸枣,取浚仪,或由离狐南下,取道冤句,至外黄。不管哪一条路,最后的目的都是取浚仪。如果长安形势有变化,黄琬被调离洛阳,那袁绍可能会选择任城。如果是后者的话,对我们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田楷、陶谦肯定会趁机勒索我们。”
  孙策听懂了郭嘉的意思。如果在任城,那就需要田楷和陶谦的配合。有求于人,礼之当先,钱粮军械是少不了的。如此一来,就算击败了袁绍,也会让田楷、陶谦坐大。不如把战场放在浚仪,调南阳的人马参战,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要把战场放在浚仪,就要让袁绍觉得浚仪对他有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黄琬。如果黄琬离开了洛阳,换了一个不怎么愿意配合袁绍的人,那袁绍很可能就会放弃浚仪。
  “你担心黄琬会被调离洛阳?”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不能不防。”郭嘉摇着羽扇。“三十万石粮食入关之后,朝廷中的党人势力受挫,天子虽然还没有亲政,但他已经十四,而且身经磨难,少年老成,非等闲可比。如果他不想受池鱼之灾,避免京畿受损,是有可能找个理由将黄琬调离洛阳的。”
  第1248章 仓慈
  孙策走到水榭外,凭栏而坐,胳膊搁在栏杆上,看着被秋风吹皱的湖水,一时出神。
  郭嘉跟了出来,与孙策对面而案。一个赵女端来一只小案放在两人中间,又奉上了一些热浆和干果,然后悄悄退了出去。孙策拈起一只干果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心里盘算着郭嘉的那句话。历史上的袁曹决战是在官渡,官渡就在浚仪之西不远,袁绍进军的路线就是郭嘉说的西线。虽然人变了,但地理形势依旧,这场大战似乎有按惯性展开的可能。
  他对麋兰说得很轻松,似乎胜利唾手而得,但那只战略上的,不是战术上的。战略上,袁绍四面受敌,已经陷入被动,成为笼中困兽。但是在战术上,他依然拥有强悍实力的困兽,一旦应付不当,翻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你觉得袁绍会怎么做?”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袁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稳住幽州,不让公孙瓒在他背后生事。张则也想稳住幽州,所以他们之间有谈判的基础。至于刘备,他这一战算是险胜,挣了名声,有了扩张实力的基础,需要时间招兵买马,也不希望再与袁绍发生冲突。只有公孙瓒,他不会坐视张则与袁绍谈判,必然会挑动事端。袁绍要想安心南下,必然要找一个既得被张则及幽州人接受,又能遏制住公孙瓒的人。”
  孙策略一思索。“刘和?”
  “没错。”郭嘉呷了一口热饮。“下邳、广陵无险可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策行三国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