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查清楚。” 从原本一次碰瓷,结果引出二十几个人的群殴,两名国安成员心里也察觉其中有猫腻。 他们冷冷的说道:“这件事情我会认真回报上去,如果李先生要等结果,我们会另行通知。” 他们的责任是负责监视李书豪,不是为李书豪办事,至于查下去的问题,总归是由秦政民决定。 李书豪点了点头,大街传来一阵急促的警铃声,一群警察立马将现场控制住,拉着李书豪几人做了口供,这才放三人离开。 第九百零七章 淮海李家 淮海银行在燕京开设淮海分行,局势不太乐观,不过这是淮海银行立足京城的第一步,走的慢不要紧,关键是走得稳。 淮海银行在淮海省是著名的龙头企业,即使淮海省政府在融资引资方面也不得不看淮海银行的脸色,可是到了京城,淮海银行的人也不得不步步留心。 说起淮海银行,自然要说淮海李家。 淮海李家本来不是从事金融活动,之前李家在京城还有一些政治圈子,可是在文、革中,因为拨乱反正,结果被达成右派,之后一直失势,最后被基础京城政治圈,最后只能留在在淮海这一亩三分地。 之后李家一个本家从海外归来,带回来足够多的资本,加上当时提倡改革开放,李家就开始从事金融活动,跟当时政府合作淮海城市银行,李家才得以喘息。 这些年淮海银行越做越大,李家一辈也有不少人在淮海政界混迹。 李家本来是京城政治圈的人,老一辈人自然希望李家能够重新回到京城这个舞台,这也催生淮海银行进入京城的想法。 京城这块地方聚集着无数权贵,李家人前些年在京城聚集了一些人脉,等淮海分行在京城站稳脚,李家终于打开自己的一片天地。 现在的淮海银行主要由李家控制董事会,李家三兄弟,李庆正、李庆国、李庆思,但是掌握淮海银行大权的是李家远亲表叔李正兴。 李正兴是归国华侨,之后一直在国内定局,李家在文.革后情势不容乐观,李家在落寞的时候李正兴的出现让李家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合并淮海银行也是李正兴的意思,李家人一部分继续在政界打拼,对商界有兴趣的,大都进入淮海银行实习。 不过李正兴现在年过花甲,李庆政和李庆国现在在淮海省政界工作,而老三李庆思主要管理者淮海银行,年轻一辈的李家人也纷纷出现在淮海银行的管理层。 李瑞和李艳是李家老三李庆思一对儿女,李伟成在李家这一辈排行老二,也跟着三叔在淮海银行工作。 李家年轻一辈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这一次淮海银行进入燕京,大都是李家年轻一辈在操控。 李伟成负责淮海银行在京城的业务,李艳则跟着父亲身边混吃混合,现在又被派到京城,美其名曰是过来帮忙打理淮海银行在国内的业务,其实就是吃喝玩乐。 至于在李家子弟中排行最小的李睿,从加拿大回过没几年,对淮海银行也不太熟悉,前段时间跟着去香港处理了一些业务也不尽人意。 昨天在意林会所惹出事情,被李家人知晓,又不免一番责骂。 特别是快到年关,李家人准备在京城过年,淮海银行在国内将当初李家大院那快地买先来,前年才修缮好,李家老一辈就迫不及待的准备会燕京。 当着李家人的面,看着自己儿子被长辈们数落,李家老三李庆思也没多少好脸色。 刚刚被李庆思讲了半个小时的政治课,李睿肿着腮帮,低着头从李庆思的房间走出来。 今天李家年轻小辈第一次来京城过年,齐聚一堂,李睿被一干长辈数落,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笑话。 李睿本没多少心思留在这里被人看笑话,不过还是被二哥李伟成拉住,说道:“叔叔今天在气头上,可能有些严厉,你也别往心里去。” “是呀,不过搞砸了一个项目,没多大事。”一个年轻人笑道,“今天大家都在这里,李睿你可跑不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要不今天我们去找点乐子。” 开口的年轻人是李睿的表哥李鑫,比他大一岁,不过也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在淮海银行混日子。 “如果要玩,那还要请教而表哥,他在京城呆得最久,自然清楚那里好玩,我就算了,今天有些累了,想回家先休息休息。”李睿脸肿的跟馒头似的,走出去肯定被人笑话,今天又被父亲李庆思训了一顿,根本就没多少心思去玩。 李伟成看了看时间,现在才七八点钟,李家一群人刚刚吃了晚餐,长辈晚上肯定要聚在一起聊聊,他们这些年轻人又不好留在现场。 李伟成想了想,说道:“等李艳回来,我们到时候去外面逛逛。” 李鑫点头道:“嗯,只可惜大家都在,唯独大表哥现在还在淮海。” “大表哥现在在淮海基层工作,肯定脱不开身。”李伟成摆手道,“待会给他打个电话问声好,他在哪里熬了两三年,估计不要多久,大伯就会把他掉到淮海市里工作。”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