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经讲义

第19节


纯净,所以执着于有为行德。其所以执德,是因为不明道德的深意,德性、德能尚未具足,故不能行无为之德。此类心态下所行之德,是谓“下德”。譬如胸怀私心,行小仁小惠,施人财物,助人之难,虽行善事,但却以别人能看见其善为喜,以图人之感谢回报为乐,以求个人声誉为念。其德可见,其誉可称,得人感谢,这便是“下德不失德”的种种表现。

    下德之人虽有善心,但心地不纯,行德中仍有“私”字夹杂其中,故执着于德。为了积德而行德,抱着“不失德”之心,执着于德之外相,这便是无德的表现。先辈曰:“有心行善不为德”,即是此义。德性是一种圣洁崇高的道性表现,全然是纯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点私心杂质。心有几分天然,便有几分德行,稍有杂念夹杂其间,虽也是在积德行善,但其德不厚,其善不大。而且这种德行往往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与人有益也有损,有得亦有失。现实中常有好心办坏事的例证,就是这种下德的适得其反。故有心行德之举,往往难以兼全。受德得益之人,称我为有德之人,称誉感谢;因行德使人受损者,人必怨我为缺德、无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者,心之理也。此理从大道流出,从性中发现,是自然天理,人人具有,个个不缺。若能修至具足完备,果能以全德用之于天地万物,则无处不是德。世人私欲太甚,天理蒙蔽,以致天德损缺,其德不全。上德自然无为,不惠而自惠,不仁而自仁,犹如春风时雨滋养万物一般,适宜自然,而万物受益却不知晓,有何得失之患?学道者能行此德,便可以为上德之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此四句是言“上德”与“下德”的表现形态。因为两种德行的致养水平不同,故德的层次亦不同,行德的表现状态也有差异。上德之君,得自然无为之道,法道安静,浑厚完全,无有缺欠。上德是以无心为用,非以有心而为;不是为名号而为,而是为公行德,其德才能周遍天下。故曰“无以为”。

    “无以为”即无所偏。德之本体,空虚寂静,本来一事不有,无一物可见。本来无人无我,更有什么“无以为”与“有以为”?上德之人,心如太虚,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内不起有为之心,外不见有为之尘,物我同然,内外如一。法道之安静,来也自然,去也自然,毫无有为雕琢的痕迹。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之君,只因心性未到圆明境界,故以言为教令,在有为法中着其跟脚。事事物物,必要思虑周全。下德之人,其行德是为了自己的名号,惟恐失去行善之机,生怕坏了有德之事,故常以有心去找善行。这种“有以为”,必然是愈为愈暗,以至于陷入无明中不能自拔。有为之为,难易相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永难周全,皆因其德不纯,才有如此的结果。故曰“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人之所以“有以为”,是因为其心还未能进入自然无为之妙,德性尚未达到浑全之境,所以便“有以为”。从有心为德,到无心为德,是一个修心的渐变过程。待到天理渐明,德性渐足之时,“有以为”必然会逐渐转化为“无以为”。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圆而天道可成,此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人伦所必俱有,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修大道者,无论从何门何法入手,皆不离此五德。五德遵行,臻(zhēn)于至善,即是功德圆满之时。诸如历史上岳飞之大忠,舜之大孝,关云长之大义,其人格道德,流芳万古,受后世代代景仰,引为典范,皆是五德具足的表现。

    五德在世上虽为老生常谈,但要五德皆备俱圆,却非易事。先辈有云:“一德达于至善之境,则其余诸德亦随之而完美也。善以一德为主,而以其余诸德为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佛家常言“万德庄严”。修上德不能只在文字上打转,要深入到核心中去修行。无论五德也好,万德也好,皆是理性之化象。自性具足一切上德,所有德行之表现,皆是良知良能的本性显露,而且是自自然然。

    修道者行善积德,若是执于有心有为,或是为了图名图报,虽然行德也是益事,并非大错,但因未发自良心自性,而系后天人心所致,便不能达到至善境界。所以万德虽是名目不同,其实是同一道理。出自诚心,没有做作,毫不勉强,自自然然的行德,方是天真之独露,才可谓之“上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性就是善性,是天性的理性信息,是仁德的自然流露。仁德与元性互为里表,相辅相成。“上仁”就是上善,是慈悲、善良、宽容、友爱的综合性德性。仁德为五德之首,最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道德经讲义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