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锦绣华年

第318节


    “……”不愧是商贾家的外孙,这算盘也是打得很精的。

    “至于你所说的什么‘美工’、‘排版’、‘校对’人员,就交给三哥去找,他手底下有文有才却因不得志而穷困潦倒的学生多得是,找这些人来也算是替他们解决生计了。”燕四老爷继续拍板。

    不愧是小孟尝,侠义之心时时不缺。

    “鉴于收集到的新闻消息从各地传入京都需要长短不同的时间,报纸可以先七日出一期,待做得熟练了再改做七日两期甚或一日一期。”燕七道。

    当朝独有的传信机构鹰局,养着经过人工驯养用以传递消息的游隼,游隼正常飞行时速是二百里,相当于从哈尔滨直线飞北京只需要十个小时的时间,当然这个速度不包括天气和各种突发状况,以及每到一站还要换游隼进行接力飞行所浪费的时间,七天出一期报纸的话,时间上来说还是非常充沛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印刷排版等后期制作的时间。

    叔侄俩接连一整个星期都泡在暖阁里商量办报纸的事,后来燕三老爷也加入了——自从听他小弟为他介绍了此事,这位爱文成痴的先生也就坐不住了,每天书院里一下班就匆匆往家跑,一头钻进暖阁瞎着个眼睛跟着掺和。

    叔侄仨将此事对家里人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并支付了小十一同志一大笔封口费,当燕七养好伤恢复上学的时候,燕四老爷的报馆已经在他自己的奔忙和他那些把兄弟的帮忙下建了起来,地方离燕府不远,也无需在热闹的地段,租的是高二层的一片楼阁,门楣上的大匾是燕三老爷的手笔,名曰“燕子报馆”,报纸的名字就叫做“燕子达闻”,印报的纸由燕四老爷一位开造纸坊的把兄弟长期进行提供,而对报纸进行印刷的则是燕三老爷一位学生家里开的印刷作坊。

    至于全国各地新闻消息的来源,皆由燕四老爷联络好的位于五湖四海的朋友兄弟们来提供,当然,这里头有些人非常乐意合作,有些人却因着不感兴趣而婉拒了,不过燕四老爷的交友质量还是非常高的,婉拒了的这些人虽然自己对此事不感冒,但也尽心尽力地为燕四老爷推荐了其他的能人,由于报社处于初期创业阶段,许多设施尚不能立即配备齐全,于是各地收集新闻消息的站点都设在负责人的家里,这些负责人皆与燕子报馆签订了合作契约,约定了以消息采纳率来支付报酬,即各地负责人负责收集当地的新闻——至于用什么人、什么法子,皆由你负责人自己去想,收集到的新闻发到京都总部,最终能够登报的新闻如果有你所负责地区的,那么你将收到总部支付给你的报酬,登得多当然挣得就多,但前提是必须真实,且你的消息更能吸引人。

    这种承包到个人头上的方式能够让燕四老爷省去不少心力,也不必亲身跑到当地去进行督促,且有了这样的支付报酬方式,也不怕当地的站点不够尽心。

    由于是周刊,不必太讲究时效性,燕子达闻的第一期报纸着实花了不短的时间才制作出来,主要是因为这是打响名头的第一炮,报纸的主编人员们是谨慎再谨慎、精心又精心地来回修改来回加工才完成了成品。

    大家怀着忐忑、激动又雀跃的心情,将这第一份成品先行印制了一百份,而后由燕子恒燕子恺哥儿俩分头拿去送给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朋友观摩并给出评价。

    ——齐刷刷的五星好评!

    从未见过如此新颖的邸报!从未想过几页装订在一起的纸上可以浓缩这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从不知道原来这世上的其他角落里竟然还发生着这样那样新奇有趣的事件!

    ——太有意思了!这“燕子达闻”真是能够让人足不出户便达闻天下啊!

    有了第一批读者的好评,燕子报馆立时有了底气,先将第一期报纸的模版一式n份发给全国各地的站点,让站点照着模板在当地展开印刷,由于京中的总部不可能即时掌握印刷数量,所以合作契约里规定了,不论你卖出多少份报纸,都需向总部上交若干收益,比如规定了你这一期的报纸向总部上交一千两银,而你总共卖出了三千两,那么你就自赚两千两,但若你只卖出了八百两,你还得倒贴总部二百两——这就迫使各地站点要自行想法子多卖创收,卖得越多赚的就越多,同时还要保证自己提供给总部的新闻更有质量,以提高报纸的卖点。

    燕子达闻定于每周的月曜日,也就是星期一发刊,前一天日曜日就已经将次日要贩卖的数量都印刷了出来,也由于是第一期,知名度为零,报馆一次性并没有印得太多,如果销量很好的话,后面还可以加印。

    月曜日的早上,燕七就拿着一大摞新印的燕子达闻去了书院,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恰锦绣华年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