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子交口称赞。 尤其是隆让太子夫妇参与过一次大范围地赈灾之后,甚至有升斗小民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 那时候的永平帝开始慢慢老了,他开始害怕自己这最得意最钟爱的儿子成长得太快,将他取而代之。甚至连隆让太子讨要这枚龙形玉佩,他都觉得太子意有所指,迟迟不肯应下。 所以他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皇子对隆让不服,放任他们与隆让为敌。 几个皇子的野心被纵容地越来越大,最终便是连永平帝也控制不住他们了,让他们找到了机会害死了隆让太子。 那时候的永平帝才追悔莫及,却也于事无补。 甚至因为他放权过大,连想为隆让太子报仇都施展不开,值得蛰伏了十数年,等那几个皇子放松了警惕,才将两淮的涉案官员一网打尽。 如今他真的老了,力有不逮,想退位了,想把皇位传给隆让的孩子却被处处被掣肘,只能用那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为亲孙子铺路。 永平帝目光哀恸地看着玉佩,用喃喃耳语一般的声音道:“隆让,怀远那孩子真的是你的转世吗?你真的不恨父皇,还肯回来吗?”说着他唇边又泛起一点笑,“不管是不是都没关系,等你的儿子坐稳储君之位,父皇就去地下找你,届时总是有办法知道的。” 宝庆公公死死地低着头——吧嗒,一颗泪珠滴在了他的黑靴上,立刻洇成了一团。 第109章 这年京城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好像秋老虎刚结束, 猛地天就凉了一般。 就如同这天气一般, 京城里的氛围也是一下子就陷入了某个冰点。 宫宴之上永平帝的御酒被下毒的事, 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 京城里的百姓虽然住在天子脚下, 但是绝大多数却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一睹圣颜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皇帝有着孺慕之情。 这事情一传开, 百姓们就把那幕后的下毒之人骂了个狗屎臭。 后来楚承昭奉命彻查此案,将大皇子二皇子几个挨个请到刑部审问。 这下子更是不得了,民间流言愈演愈烈, 都在说毒酒的事牵涉到夺嫡之争。 估计真凶就在这几位皇子里头了。 于是挨骂的就是这四个皇子了,连一些陈年旧账都被百姓翻出来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说当年大皇子为了给大皇子妃开辟药田,侵占农田的。有说二皇子结党营私, 揽权过大,包庇贪官。 还有四皇子看着和气没架子, 私底下却是草菅人命,脾气差的惊人,稍有不如意就打死打残府里的下人,然后随便给笔银钱了事。七皇子更是了不得, 是个没什么脑子的莽夫, 纵容手下做出过淫人丨妻女的事。 后头又有人牵出之前关于楚承昭出身不正的流言, 说这诛心的流言就是出自这四位皇子的手笔。 这四个皇子已经被百姓打上了‘奸’的戳, 楚承昭这被他们陷害的, 自然就是‘忠’的了。 加上一些年迈的老人还记得当年隆让太子在世时的境况,说起了两淮那件事也很是蹊跷。当年就是这几个皇子牵的头,让太子去两淮查案, 落了个客死异乡,死无全尸的下场。 四个皇子的罪名便又多了‘谋害太子’一条。 …… …… 就好像一夜之间,关于这四位皇子不好的言论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然后逐渐发酵,最后沸腾。 百姓们都义愤填膺,写了万民书递了上去,请求永平帝彻查。 永平帝还在称病,那万民书自然是递不到御前的,最后就落到了楚承昭的手上。 虽说是万民书,但那上头的签名却没有万数之多。 楚承昭让人仔细数了,签名数目却也有几千人之多。 可见他那四个皇叔是真的激起了民愤。 那边厢,大皇子二皇子几个也坐不住了。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