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想要在漠北安家,先要甩掉兀良哈追兵,后要绕开瓦剌截堵,最后,还要揍飞想趁机占便宜的乌斯藏。 至此,正德朝时期,困扰朝廷的诸多问题,已被解决半数。余下,便是小冰河期加剧,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地震洪水,粮食绝收,饥民遍地。 历史上,明朝的灭亡,天灾是重要原因之一。 若不是朝廷没钱,崇祯帝不会下令地方裁员。 没被裁员,失去生活来源,李闯王自会安居本职,兢兢业业,在基层公务员的岗位上打拼。 养家糊口就够费神,压根没时间扯旗造反。 不是李闯王打入顺天,野猪皮的子孙,还要继续在关外渔猎。华夏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也不会被野蛮的“主子”“奴才”打断。 天灾是一则,人祸更不能忽略。 杨瓒闪动翅膀,不只影响朱厚照,满朝文武也被潜移默化。 如立志抱大腿的吏部郎中,都十分明白,想得杨御史赏识,贪墨是大忌。 偶尔捞取外快,吃相也不能太难看。 圣祖高皇帝定下的薪资太折磨人,靠着俸禄米粮,偏远地区还能凑合,繁华一些的州县,都得补丁盖补丁,餐餐数米粒。 遑论京城。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单靠俸禄,养活一家老小尚且不能。如何礼尚往来,结交人情? 朱厚照几度提及,复圣祖高皇帝之法。但在实行过程中,却要考虑实际问题。 毕竟,朝廷运转,需要官员办事。 水至清则无鱼。 粗俗点讲,想要马儿跑,就得给足草料。 好在,这个问题也有解决途径。 想到杨瓒递上的奏疏,双屿卫送来的快报,朱厚照俯视群臣,嘴角勾起,底气相当足。 “众卿以为如何?” 事情可一可二,不能再三再四。 天子两番问话,无论赞许反对,殿中文武自要给出反应。 “陛下,番粮固好,然推广京畿尚需时日。” 简言之,饼虽大,没下锅,不敢言味道如何。 朱厚照登基以来,户部官员屡次犯事,接连过筛子,从侍郎到郎中,走马观花一般,换了三四任。 唯有户部尚书韩文,如定海神针,始终屹立不摇。 韩尚书为官清正,知天子关心民生,大感欣慰,说话办事愈发务实。 最直接的表现,朝堂之上,韩尚书的发言越来越简单,却往往能一针见血,扎得人肉疼。 “韩卿家所言甚是。” 朱厚照点头,关于这一点,心中早有腹案。 “玉米先于皇庄宫庄种植,明年择粮种发边卫。” “甘薯发京畿,丰产得粮,运太原大同宁夏等地。” “朕得奏报,有州府遇水旱灾情,大雪冰雹,粮食绝收。敕令地方官员,查勘实情,视情况减免明年税粮,予以赈济。” “条陈属实,由国库发谷粮,内库发灾银。” 海匪藏宝堆满库房,载满银矿石的海船接连返回,朱厚照完全不差钱。 “陛下圣明!” “朕有言在先,”朱厚照微向前倾,扫视群臣,沉声道,“灾银足额下发,必送至灾民手中。敢有贪墨,绝不轻饶!” “地方府州县衙,如胆大妄为,表面免税,暗中摊派杂费,滥发役夫,更要罪加一等!” 群臣垂首,暗中嘀咕,这些台面下的手段,天子如何得知? 厂卫? 一定是厂卫! 朱厚照不给众人反应时间,继续砸下重锤。 “贪墨五两者,抄家闲住;贪墨十两者,罢官流放;贪墨十五两以上者,砍头弃市!女眷充官婢,男丁戍边,三族之内,五代不许科举!” 扫视群臣,朱厚照目光锐利,洞幽烛微。 “朕非虚言,说到做到!” “臣等遵旨!” 群臣三拜,天子当殿口谕,圣旨交内阁草拟,再由翰林院抄录,发三都及地方官衙。 一通大棒砸下,群臣表情肃然,显然绷紧神经。 朱厚照达成目的,忽又勾唇,话锋陡转。M.bJZJ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