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282节


形,夫是之谓天。”

    这段话,没有点本事在身的人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荀轲又道:“天行有常,不为人存,不为人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是吉是祸,全看个人的努力。

    这里,已经和墨家的明鬼有了极大的冲突。

    而这还不是结束,荀轲继续说道:“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人天生对物质的追求是和道德本身就有冲突的,荀轲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本身便是恶的。因而顺应其自身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宗明之与墨子,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其礼义,制法度,涂之人可以为仁。”

    人之本性是一样的,宗明帝和墨丘都是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那就是人本身的努力,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自身的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性恶论非是说大家要当个恶人,而是因为生来性恶,才更需要礼仪教化来改善这一点,最终人人可以为仁。

    “吾言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荀轲认为,治国之道,必是礼法兼施,王霸统一,而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国家岂有不治之理?

    就此,为什么他会提出“性恶论”,以及他提出性恶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甚至中间还拿宗明帝和墨丘举了一个例子,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展现了自身的理念。

    尽管很多人面露不悦之色,却也不能说他满嘴胡言乱语,就算想要反驳,那也得有理有据才行。

    起码在荀轲自己所言的观念之中,一切都是自洽且合乎逻辑的,且相当成熟而完善。

    当年顾担留给他的难题,他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式,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供天下人品评。

    讲完这些之后,荀轲也走了下来,回归听众的席位。

    “下一位,有请游历诸国的武道宗师,杨朱来讲述心中理念,如有反对者,可举手示意。”

    又一次传唤之后,杨朱登台。

    他身着道袍,看上去年纪也已然不小,但精神很好,而且面相颇为和善,不显锋芒,他并未急着讲述自身理念,反而是先对荀轲所言之事先略略评点了一番。

    “荀轲所提之性恶论,吾亦甚是赞同。人之性恶,天之理也!”

    借此,杨朱说道:“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吗?

    “以生死论之,人人如是。人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死皆归为腐骨,宗明帝与墨子无异。生而有时,贵己为先。生难遇而死易及,生寻其乐,死复尘土,固以存我为贵。

    M.bJzJNf.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