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个累赘,毫无意义。而且过于张扬,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朝廷对他封赏之后,他也照例对此战的功臣之将,予以请功封赏。 桓温由都亭侯晋封为都乡侯,食邑八百户。 晋封虞啸父为舒县子。 晋封顾会为广阳子。 晋封殷浩为乌程伯。 晋封李颜为丘县伯。 其余有功将士,皆予以封赏。 ……………… 司马珂率舟师顺江而下,进入荆州之后,看到的则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江南之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种在良田里的水稻,更多的是绿色则是土豆苗和红薯苗。 经过一年三季的栽种和推广,老百姓更喜欢种植土豆和红薯,原本作为主粮的水稻反而沦落为次要农作物。 没办法,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实在太高了。 这两种农作物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救命之物。而且由于土豆比起红薯更适合作为主粮,所以种植土豆的更多一些。 土豆生长期短,一年能种三季,对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种,山上也能种,更重要的是产量高,一亩地,就算打理得不好能产五六千斤土豆,而水稻则只不过百余斤。 若是遇到大旱,水稻的产量则更少甚至颗粒无收,而土豆抗旱性远远强于小麦。算起来即便是风调雨顺之年,种水稻一亩地一年的收成才一百三四十斤,而种土豆一年能产两万斤,简直就是天差地远。 按照司马珂的说法,现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顿了,早上吃烤红薯,中午吃土豆,晚上吃马铃薯,很多人晚上还要来一顿洋芋做宵夜。 不过这只是司马珂的说法,土豆在这个时代统一被称为仙豆,而红薯被称为仙薯。 只有那些稍稍有点家底的百姓,才会用稻米用来搭配和调整食物结构,而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吃几天土豆和红薯,才偶尔吃一顿米饭来改变食物的单一性。 总体来说,除了那些天生懒惰的二流子,江南之地绝大部分的百姓,肚子的问题还是解决了。 仅此一项,司马珂的声望便在民间,便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 回到京口之后,凯旋的北府神策军,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谢尚、夏侯长等人亲率数万将士在京口渡口迎接西征归来的舟师。 一时之间,整个京口都沸腾了起来,既为了迎接自家的儿郎大胜归来,更为了迎接那被京口之民奉若神明的西阳郡王、大将军司马珂。 京口之地,乃北面流人聚居最多之地,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流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归故地,北伐的呼声极高。 然而,东晋朝廷偏安江南,那些北方士族也在江南扎根,安享富贵,很少有人真心实意的想北伐。即使有,也是孤掌难鸣。 自祖逖北伐失败之后,北伐便只是个政治正确的口号而已,再也没有人真正能横空出世,强势北上。直到司马珂出现,京口之民才真正看到了希望。 众人皆知,西征既是为北伐解除后顾之忧,也是为北伐练兵。北伐之后,便是西征。 如今,他们心目中的战神司马珂果然仅仅花数月的时间,便打下了成汉,不但解决了日后北伐的后顾之忧,而且再一次证明其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神将之姿,叫京口百姓如何不欢欣鼓舞。 数以万计的军民,齐齐挤在京口渡口,一个个翘首朝西北方向望去,满脸焦急的神色。 终于水天之际,涌起一片黑影,如同乌云一般,漫江而来。 “来了!” 渡口附近的人群,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声。 随后,黑压压的一片船只,伴随着如同滚雷一般的划水声,顺江而来很快便遮蔽了整个江面,往京口渡口而来。 呜呜呜~ 渡口上的晋军,在谢尚和夏侯长的号令下,率先吹响了号角声,那苍凉而悠远的号角声连绵而起,直冲天际。 远处的船队,也见到了这边欢迎的人群,听到了迎接的号角声,也跟着吹响了号角。m.BJzJnf.COm